- 1976年1月8日上午周恩来逝世,1.15日追悼会,1.30晚会除夕,1.31为农历大年初一。
在人死后22天放鞭炮是否与周有关?
- 毛泽东那时是否有自己新手放鞭炮的能力?
有的鞭炮事件版本中写道:「他已极度虚弱,也在别人的搀扶下,点燃二踢脚」,
但是,有的文章却写明:「此时的主席不仅失去了“饭来伸手”之力,就是“饭来张口”,吞咽也十分困难了。」「14日的晚上,早已病重的主席,身体又多次出现反复,他根本坐不起来,更不用说是站立了。」 一个连吃饭与站立都困难的老头,去亲自点炮?这可能吗?
- 1976年的除夕春节是否请允许放鞭炮?同样也有矛盾,有的地方说行,有的说禁止
丹枫索:春节的前夕,一个春节期间不准放鞭炮的紧急通知
邹学开:医院周围不时传来响亮的鞭炮声,家家户户都在过新年、庆团圆
抚今追昔:1976年春节在原来的院子里我把鞭炮再一次燃响时
- “毛住地游泳池的鞭炮屑拉走了整整一卡车”又是否靠谱?这得多大的量?
而这个信息来源,只有一个:高文谦「事隔多年之后」听「一位在中南海负责警卫工作多年的老干部」说。这和娱乐八卦有区别吗?而高,是89中失势降职,然后到了国外的。
有的地方明确写着是「三O一卡车」,看似为汽车型号,但无论是搜索301卡车、三零一卡车还是三O一卡车,都没有其它信息。
- 把1976毛住处放鞭炮与周恩来联系起来的,是高文谦2003年出版的《晚年周恩来》,当时毛泽东住在中南海一处游泳池附近。
- 前后矛盾的「高文谦」
高本人一会说是他也不知毛泽东是不是为了周恩来去世放鞭炮:「毛泽东的这番举动(指放鞭炮)究竟是为了什么,只是与周的去世巧合,还是另有用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在书中并没有认定到底是属于哪一种情况,只是把它作为展开全书的一个引子。」也就是说,高文谦所谓的毛为了周死放鞭炮,只是自己的无端妄自猜测。
但下文却接着却说,党内军中很多人为此感到愤怒,认为是毛对周死幸灾乐祸等等。
「毛泽东放鞭炮这件事,无论其主观意图如何,客观上却是激起众怒,令党内军中议论纷纷。人们虽不敢明说,却在私下里感到愤愤不平,认为这是毛对周恩来的死幸灾乐祸,至少也是无动于衷。党内军中对“鞭炮事件”的反应这样强烈,并没有冤枉毛泽东,只消看看此前毛对周的种种作为就够了。」如果真的有很多大腕对毛在春节除夕放鞭炮感到震怒,那不可能他们中没人传播,而只等高在27年后请来联想来爆料!如果这消息是假,足见高文谦的不靠谱。
- 当事人:当时毛的”的住所,依旧显得冷清而寂寞,没有亲人的团聚,也没有招待朋友的宴席,只有小张、小孟陪伴着他” 两毛女人张玉凤、孟锦云是当事人,没有亲人。
- 亲历者张玉凤撰文称,当是是晚上毛泽东听到有鞭炮声,就让工作人员放了鞭炮,意思是:“放点炮竹吧,你们这些年轻人也该过过节”无关!与周恩来无关!
- 如上3所述,1976的的地方春节是允许放鞭炮的,如属实,那么,百姓放得,主席就不行?主席放鞭炮就必须联想到是为周恩来死感到高兴?
- 如上6所述,高文谦本人也“并没有认定到底是属于哪一种情况,只是把它作为展开全书的一个引子”,但其结合其意自明,就是要表达毛泽东放鞭炮是对周死感到高兴,他是故意让人有此联想,所以,此人用心险恶。
- 网上好多消息中,被表达为“周恩来死讯传来 毛泽东在中南海大放鞭炮”“毛泽东在周恩来死后为何大放鞭炮?”的样式,乍一看,就像是说,周恩来刚死,毛泽东听到消息就马上放鞭炮庆祝。相信这也是现在好多人的认知。但事实上,放鞭炮发生在周死后22天后。
我们知道,无论谁死后,我们过一段时间总也是要放鞭炮的,假如一个标题党说“邓小平在毛泽东死后大放鞭炮?”,理论上是可以成立的,只要1977年后春节邓小平放过鞭炮,逻辑上说的通的!
- 因此,证明真相最有力的事实就是:在周死后22天的1976年除夕夜,中国是否允许放鞭炮?如果允许,那么,毛无论放多少,把这联想到周恩来的死上,都是故意混淆视听、制造混乱之辈。
注:以上引用的来源链接,在下面给出
★时间表
1976年1月8日9时57分(腊八),周恩来因病于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305医院逝世,享年78岁[132]。从1974年6月1日第一次手术到1976年1月8日去世为止,一共做了13次手术[132]。
1月15日,周恩来追悼会召开,邓小平主持会议并致悼词,整个会议在一种极其悲伤和庄穆的气氛中进行[164]。
灵车经过天安门广场的时候,自发组织起来悼念周恩来的上百万群众聚集在道路两边,即著名的“十里长街送总理”[165]。
zh.wikipedia.org/wiki/周恩来
1976年1月30日 除夕 31日春节
高文谦(1953年-),生于北京,中共党史、周恩来研究学者、自由撰稿人。
《晚年周恩来》美国明镜出版社2003年4月初版,ISBN 1-932138-07-2
★反对“1976年除夕毛泽东为了周恩来放鞭炮”文章
☆我读《晚年周恩来》(一)司马公
从张玉凤回忆看毛泽东“鞭炮事件”真相
高文谦先生的《晚年周恩来》问世一年了。一年间,这本书被炒得沸沸扬扬。我出于猎奇,买了一本,边看边检阅史料,越看破绽越多,读罢忍不住提笔写这篇文章。篇幅所限,只能择其若干,略加考辨,读者可以窥见一斑。
“鞭炮事件”与毛周关系《晚年周恩来》在引子里讲了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周恩来去世后三周的除夕之夜,毛泽东在中南海寓所让人放了一大阵鞭炮,据说鞭炮屑就拉了整整一卡车。于是,“毛泽东在周恩来死后放鞭炮”的传闻不胫而走。书中称这个故事为“鞭炮事件”,并以此作为剖析毛泽东与周恩来关系的切入点。
书中把“鞭炮事件”称作“传闻”,但从上下文看,它对这个传闻的真实性是深信不疑的,而且作为毛周关系的典型案例。
毛泽东放鞭炮时有谁在场呢?书中没有交代。书中曾经多处引用过张玉凤的一篇文章,题为《毛泽东、周恩来晚年二三事》(见该书第602及603页)。张玉凤是当事人,她的回忆当是可靠的。于是,笔者在大陆出版的《炎黄春秋》1989年第一期上,翻检到了张玉凤的这篇回忆。她果然在现场,还详细忆述了全过程。摘录如下:
毛主席这里没有客人,也没有自己家的亲人,只有身边几个工作人员陪伴著他,度过他生命的最后一个春节。
他在这天,依然像往常一样在病榻上侧卧着吃了几口他历来喜欢吃的武昌鱼和一点米饭。这就是伟大领袖的最后一次年饭。
饭后,我们把他搀扶下床,送到客厅。他坐下后头靠在沙发上休息,静静地坐在那里。入夜时隐隐约约听见远处的鞭炮声,他看看眼前日夜陪伴他的几个工作人员。远处的鞭炮声,使他想起了往年燃放鞭炮的情景。他用低哑的声音对我说:“放点炮竹吧,你们这些年轻人也该过过节。”就这样,我通知了正在值班的其他几名工作人员。他们准备好了几挂鞭炮在房外燃放了一会儿。此刻的毛主席听着这爆竹声,在他那瘦弱、松弛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我们心里都明白,主席的这一丝笑容,是在宽慰我们这些陪伴他的工作人员。
读至此处,我恍然大悟,所谓“鞭炮事件”不过如此,和周恩来去世毫无关系。
顺便多说两句。其一,书中说,按照规定,中南海禁地绝对不准燃放鞭炮。而据张玉凤所谈,毛泽东往年也放鞭炮。这两种说法,我更相信后者。过年放鞭炮是人之常情,毛泽东不单是血肉之躯,还是不受规约之人。何况张玉凤的文章发表在十多年前的1989年,应当更客观些,更无功利心。其二,书中说,按照中国的习俗,只有办喜事才放鞭炮,若要办丧事时放鞭炮是对死者的大不敬。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红白喜事之说,遇到丧事,敲敲打打放鞭炮,也是常有之事,表示一种趋利避害的祝愿,和“大不敬”风马牛不相及。
故事毕竟是故事。“鞭炮事件”既然靠不住,以下的种种议论可靠性又究竟如何呢?读者一看自明。
中华网 culture.china.com/zh_cn/history/files/11022841/20080407/14769084.html 2008-04-07 08:28:05
摘自我读《晚年周恩来》(一)司马公
环球视野 http://www.globalview.cn/ReadNews.asp?NewsID=1528
☆《走进毛泽东的最后岁月》,郭金荣著,中共党史出版社
女秘书揭秘毛泽东不参加周恩来追悼会真相
总理的追悼会在1976年1月15日下午召开。在这之前,轮椅,氧气袋,一切抢救的措施都准备好了,准备主席去参加追悼会。14日的晚上,早已病重的主席,身体又多次出现反复,他根本坐不起来,更不用说是站立了。小孟打电话请示汪东兴:总理追悼会的事,要不要告诉主席参加?汪东兴回答说:“政治局未发出通知请主席参加追悼会,你们就不要问主席参加不参加了。”就这样,毛泽东没有去参加周总理的追悼会。
又有谁知道毛泽东当时的处境,他当时早已力不从心,参加追悼会,于他来说,是无能为力的了。
(作者:郭金荣本文摘自《走进毛泽东的最后岁月》,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lishixinzhi.com/nvmishujiemimaozedongbucanjiazhouenlaizhuidaohuizhenxiang/
周恩来逝世 毛泽东放鞭炮真相
2009-04-15 16:38 来源: 人民网
中午吃过饭后,主席休息了两个小时,下午三点多钟,政治局派人送来了总理逝世的讣告清样。小孟收下来,看主席睡醒觉,精神还算可以,她决定找机会把总理逝世的消息告诉主席。
按照惯例,这时小孟(孟锦云)给主席读报,读文件。她先读了些别的内容,然后她觉得再也没法隐瞒了,便稍稍停顿了一会儿,拿起那张讣告清样,她一向很高的嗓门,很快的速度,忽然变得低沉、缓慢:”中国人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周恩来同志,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于1976年 “主席听着,慢慢地闭上了眼睛,眉头紧锁,不一会儿,闭着的眼睛里滚出了泪珠,一直流到了脸颊。小孟自己已 哭出声来,泣不成句地坚持读完了讣告。
主席没有说一句话,只任泪水默默地流淌,泪水流过了面颊,流到了嘴角,流到了脖颈。主席始终不说一句话。此时,能用什么话来表达感情于万一,几十年同舟共济,几十年风风雨雨,几十年来的得力助手,周恩来同志先走一步,永远离去了。这对于毛泽东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长年多病,身心交瘁,力不从心,他不能不触景生情了。
周总理逝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毛泽东都未能摆脱悲伤的情绪。本来,还可以说说笑笑的主席,因为总理的去世,仿佛一下子带走了他本已不多的欢乐。那段日子里,他脸上几乎已无笑容。他常常沉默着。
就在这种气氛中,1976年的春节到来了。1975年12月26日,他度过了他最后的一个生日。1976年2月4日,他度过了最后一个春节。他的最后一个生日,还有过一些快乐,而他的最后一个春节,却难得有一点欢愉。
除夕夜,他的住所,依旧显得冷清而寂寞,没有亲人的团聚,也没有招待朋友的宴席,只有小张、小孟陪伴着他。
当午夜,中南海外边传来噼噼叭叭的鞭炮声时,他听得那么真切,他一下子意识到了这是除夕,这是春节。他看看小张,又看看小孟,用他那低沉而有些沙哑的声音说:”放点鞭炮吧,你们也应该过过节。”
谁能相信,这就是毛泽东的最后一个春节。他的悲凉,他的寡言,难道没有对已故战友,对周总理的悼念?(编辑: newsroom)
摘自《走进毛泽东的最后岁月》,郭金荣著,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1月 (本文来源:人民网 )
广州日报大洋网 http://news.dayoo.com/china/200904/15/54500_5700494.htm
☆毛泽东过春节轶事:1976年春节 1月31日中南海游泳池:毛泽东的最后一个除夕之夜
1976年的春节,无论是气温还是现实都让人感到不寒而栗。那个寒冷的冬夜,天空星光暗淡,中南海游泳池毛主席住处外面一片昏暗。只有那一排整齐的路灯闪着微弱的亮光。这里除了悲凉的风声,再也听不到别的什么。除夕的夜晚,游泳池是那么寂寞、冷清。
毛主席这里没有客人,也没有自己家的亲人,只有身边几个工作人员陪伴着他,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一个春节。
年夜饭是我一勺一勺喂的。此时的主席不仅失去了“饭来伸手”之力,就是“饭来张口”,吞咽也十分困难了。他在这天,依然像往常一样在病榻上侧卧着吃了几口他历来喜欢吃的武昌鱼和一点米饭。这就是伟大领袖的最后一次年夜饭。
饭后,我们把他搀扶下床,送到客厅。他坐下后,头靠在沙发上休息,静静地坐在那里。入夜时隐隐约约听见远处的鞭炮声,他看着眼前日夜陪伴他的几个工作人员。远处的鞭炮声,使他想起了往年燃放鞭炮的情景。他用低哑的声音对我说:“放点爆竹吧。”“你们这些年轻人也该过过节。”就这样我通知了正在值班室的其他几名工作人员。他们准备好了几挂鞭炮在房外燃放了一会儿。此刻的毛主席听着这爆竹声,在他那瘦弱、松弛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我们心里都明白,主席的这一丝笑容,是在宽慰我们这些陪伴他的工作人员。这是毛主席他老人家经历了几十年的战火硝烟,带领苦难的中国人民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听到的最后一次“炮声”。这个爆竹是他为我们放的。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鼓励我们去除旧迎新。(文字来源:央视网)
新华网 news.xinhuanet.com/ziliao/2010-02/11/content_12967599.htm
★周恩来死后毛泽东放鞭炮的传言
周恩来去世后几天就是春节。除夕夜,全国没有一声鞭炮响。我敢打赌没有。毛泽东却吩咐张玉凤等工作人员搞来鞭炮,在游泳池门口大放特放。他已极度虚弱,也在别人的搀扶下,点燃二踢脚。以前他从不亲自放炮。今天他放了,并从垂死的脸上绽出一丝欣慰的笑容。那晚上他们放了许多鞭炮。第二天早上,鞭炮屑是用三O一卡车拉走的。不明真xiang,或明了真xiang,人民总之不能忍受了。四月开始了决死的战斗。
鲜为人知:周恩来死讯传来 毛泽东在中南海大放鞭炮
——周恩来死后 中南海鞭炮大放 作者:李肃
毛泽东指示说:不要告诉总理和邓颖超;不要检查;不做手术。毛泽东的理由是:“开刀容易扩散,有危险。”“你们外科医生动不动就开刀,开一个死一个,陈老总不是开刀死了吗?谢富治不也是开刀死了吗?”
从客观上讲,毛泽东的指示的确耽误了周恩来的治疗。但是并没有足够的事实证明毛泽东是恶意延误治疗。
在周恩来被确诊患有膀胱癌之前,中共政治局常委康生被确诊患了膀胱癌。毛泽东也同样表示:“得了癌是治不好的,越治,死得越快。不要告诉他本人。本人知道了,精神紧张,死得也快。不告诉,不要开刀,还会活得长久一些,还可以多作些工作。”
毛泽东还说:“老百姓有病还不是拖,拖拖就好了。拖不好的病,也治不好。”“我得了癌,绝不治疗。”
1974年5月,周恩来的癌细胞扩散,医生再次提出做手术,中共政治局不同意。邓颖超只好托付周恩来医疗小组的一个化验员直接向毛泽东解释周恩来尿血的严重程度,毛泽东终于同意周做手术。
6月1日,周恩来接受第一次膀胱癌手术。但是不久病情复发,8月10日又接受了第二次手术。毛泽东认为这证实了自己的观点。他说:“我说不能开刀嘛,一定要开。现在还不是又开第二次,我看还会有第三次、第四次。不到呜乎哀哉不止。”
事实不幸被他言中。从1974年6月第一次手术到1976年1月去世为止,周恩来一共做了13次手术,平均四十多天做一次手术。
鞭炮为谁而鸣?
周恩来去世三个星期以后,是中国的中国新年。除夕之夜,中南海毛泽东的住地鞭炮齐鸣。毛泽东的保健医生李志绥回忆说,当时是毛泽东的女秘书张玉凤提议放鞭炮热闹热闹。
但是张玉凤在回忆录中说,是毛泽东对她说:“放点炮竹吧。”“你们这些年轻人也该过过节。”据说,毛泽东还在别人的搀扶下,亲自点燃二踢脚。
文革专家高文谦说:“一位在中南海负责警卫工作多年的老干部……告诉我,1976年农历大年初一,从毛的住地‘中南海游泳池’拉走的鞭炮屑有整整一卡车。”
aboluo=wang.com/life/2011/1013/-51692.html
高文谦:毛泽东在周恩来死后为何大放鞭炮?
毛泽东在周恩来死后放鞭炮,并非坊间传闻,而是确有其事。“司马公”文中花费不少笔墨,大段引用张玉凤的文字,试图证明当时毛泽东放鞭炮与周恩来去世无关,从而掩盖毛、周关系的真实情况。实际上,“鞭炮事件”并不是孤立的,只要把它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就不难明白,为什么这样一件区区小事会在党内军中激起众怒。这才是问题的要害所在,也是“司马公”文章竭力回避的。事实真相究竟如何呢?1976年初周恩来死后,在全国范围内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抗议示威运动,导火索是当时官方设置重重禁令、压制各地民众自发悼念周的活动。有人说,那是“四人帮”干的,责任在当时主管新闻宣传工作的姚文元,与毛泽东无关。当年审判“四人帮”时,江青说了一句大实话:她是毛的一条狗,“主席让我咬谁,我就咬谁”。姚文元又何尝不是毛的一条狗呢?如果不是禀承毛的旨意,他个人哪有这么大的胆子冒犯众怒?在这个问题上,姚只是个执行者,毛才是幕后主使。姚之所以敢于大杀大砍有关悼念活动的报道,就是在贯彻执行毛“不要死人压活人”、“悼念虚,复辟实”一类的最高指示。
1976年周恩来死后的那段日子,凡亲身经历过的都有体会。当时人们心情沉重,忧心忡忡,哭总理,哭国家,哭自己,没有什么心思过春节。然而,毛泽东却与众不同,在除夕之夜,他除了让身边工作人员大放特放鞭炮外,还在别人的搀扶下,亲自点燃二踢脚。事隔多年之后,一位在中南海负责警卫工作多年的老干部和我谈起这件事来,情绪还十分激动。他告诉我,1976年农历大年初一,毛住地游泳池的鞭炮屑拉走了整整一卡车。毛泽东的这番举动究竟是为了什么,只是与周的去世巧合,还是另有用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在书中并没有认定到底是属于哪一种情况,只是把它作为展开全书的一个引子。
毛泽东放鞭炮这件事,无论其主观意图如何,客观上却是激起众怒,令党内军中议论纷纷。人们虽不敢明说,却在私下里感到愤愤不平,认为这是毛对周恩来的死幸灾乐祸,至少也是无动于衷。党内军中对“鞭炮事件”的反应这样强烈,并没有冤枉毛泽东,只消看看此前毛对周的种种作为就够了。从1973年底毛下令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周;接着发动“批林批孔”运动,明为“评法批儒”,实际批周;再后来又是“评《水浒》”,“批投降派”。周病重后,毛从未到医院看望过。周死后,毛又拒绝参加周的追悼会,却安排接见了尼克松的女儿女婿。凡此种种,人们怎么能没有想法呢?
事实上,毛泽东对周恩来去世的冷漠态度,连毛身边的张玉凤都看不过去,她曾流着泪劝毛去参加周的追悼会,但被毛拒绝了。现在,“司马公”欲以张玉凤的回忆文字掩盖“鞭炮事件”的不良影响;其实即便是张玉凤也对毛当时的作法有腹诽,当年她奉命写文章解释此事时文中伏有曲笔。张玉风在记述毛只是在周的治丧委员会送审报告上划了一个圈后,写道:“在人民心目中,它确实是弱了,太弱了,……这一笔怎么能表达得了对与自己风雨同舟几十年的战友的离别之情呢。
★1976除夕春节能否放鞭炮
1976那个春节全国没有鞭炮声
◆1976年1月31日(丙辰年正月初一)◎丹枫索
1976年1月9日清晨,当从收音机里听到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的不幸消息后,全国人民的感觉就好像顿时天塌下来一样。
总理葬礼前夜,下班后我们单位领导召开全体职工大会,传达治丧委员会的电话通知:“不准戴黑纱,戴的要劝阻。”
总理的葬礼在1976年1月15日举行
葬礼之后的半个月就是农历的春节。春节的前夕,一个春节期间不准放鞭炮的紧急通知,传达到了每家每户。禁放的原因是说,目前国内外形势严峻,为了严防阶级敌人破坏,所以春节期间禁放鞭炮。
其时,老百姓还未从失去总理的悲哀中恢复过来,人人心情压抑,个个郁郁寡欢,就算让他们放鞭炮,他们也提不起精神来。只是苦了那些少不更事的孩子,他们不懂什么叫形势严峻,只是知道应该听大人的话,否则后果就会很严重。除夕之夜,万马齐喑,听不到一声鞭炮声,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人们蜷曲在各自的家中,千家万户吃着计划供应的同样食品,静悄悄地度过了1976年的春节。
http://s.dianping.com/topic/4906810
难忘1976年春节
2008-02-10 00:00:00 三峡晚报 邹学开 三峡晚报 宜昌手机报
32年前的1976年春节的天气同今年近段时间的天气出奇的相似,也是很长时间的冰雪大凌,山区公路上不见任何车辆的踪影。就在那恶劣气候环境下,我的小儿子邹远鹤生病在下堡坪区卫生院住院十多天,由于医生误诊,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一天天加重,眼看已气息奄奄。
腊月二十八,不知怎的他睁开了眼,望了我们一会儿。我们原以为他的病有所好转,谁知那是回光返照,还未来得及高兴,他突然身体一抽搐,休克了。这样的休克,短短两天竟连发四次,大年三十的晚上,医院周围不时传来响亮的鞭炮声,家家户户都在过新年、庆团圆,我们夫妻二人却在以泪洗面,轮流换班,24小时一刻不离的守护在他的病床前,真够凄凉。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三峡分社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胜利四路46号
鄂新网备0908-0213 鄂ICP备11005522号
http://news.sxxw.net/html/20082/10/178333.shtml
抚今追昔:儿时春节放鞭炮的趣事 2012-01-28 11:35
1969年12月6日我应征入伍,1970年2月5日【除夕】夜宿海南保亭县罗葵大队【新兵连】,午夜远处黎村苗寨隐约的鞭炮声把我惊醒,想是年来了,黑暗中忙去抓枕边300头的鞭炮,一把抓空,又一想不是在家了,而是在万里之外的军营……
在部队过了六年没有鞭炮的春节,我退伍了。1976年春节在原来的院子里我把鞭炮再一次燃响时,巳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儿是的伙伴像小鸟一样飞开而去……20120127
http://hbdkh1987.blog.sohu.com/202196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