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边志愿军过江时军乐队指挥唱歌是谁?韩文昌

鸭绿江畔这个志愿军唱歌指挥是谁?
这位志愿军老兵出镜率相当高,很多关于抗美援朝的片子中都会有他,有没人知道他是谁?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1291566/answer/1589517847

照片:https://wx1.sinaimg.cn/mw1024/44cb9f39ly1gkwjjn2auwj21rc0u0gqu.jpg

百度度上有人搜索志愿军过江时指挥唱歌的是谁、志愿军过江军乐指挥、鸭绿江边唱歌指挥是谁、志愿军过江那个乐队指挥,看起来不少人好奇他是谁。
我2020.11.21百度“志愿军过江时指挥唱歌的是谁”没找到,但22日时百度“志愿军过江那个乐队指挥”,居然找到是谁了。

志愿军老战士韩文昌,2017年去世。原所在部队是169师,原辽东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的乐队作指挥兼作曲,1950年冬天时年21岁,在辽宁省丹东市九连城镇马市村鸭绿江畔,指挥乐队欢送志愿军通过马市浮桥过江,主要演奏骑兵进行曲、解放军进行曲还有苏联的一些军乐,而非当时尚未问世的《志愿军战歌》(1950年11月25日才作曲,流传开应该更晚)。一般是傍晚过江,为了让长长的志愿军队伍都能听到演奏,一场演出要进行好几个小时,为了防止乐器被冻住,有的团员会解开棉衣护着。而有关“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照片与视频却是白天拍摄,这是专门调动了一些部队在白天过江才拍摄到。当时摄影器材不行,晚上过江根本拍不了。

参考资料:

2020-11-23 00:19:44 XUEXX.COM IPO

中国世卫新冠联合报告PDF原文: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联合考察报告

在知乎@一坛子雨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5563407/answer/1046223494)处看到了报告的PDF文件原版地址,可以复制粘贴,非常好。传统媒体与自媒体,我就没见个发文字版的,网上到处传的都是截图,不便地很。

《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联合考察报告》发布
发布时间: 2020-02-29 来源: 疾病预防控制局
http://www.nhc.gov.cn/jkj/s3578/202002/87fd92510d094e4b9bad597608f5cc2c.shtml
报告全文PDF文字可复制地址(奇怪下载后WPS却不可复制、PDF转Word还得花钱):
http://www.nhc.gov.cn/jkj/s3578/202002/87fd92510d094e4b9bad597608f5cc2c/files/e73a238d8eff45d5ab855fa078f4c0dd.pdf

时间有限,我只选择性地看了这59页长报告中的部分,我的一些总结:

  • 总体而言,世卫组织在报告中仍旧如2020年2月24日晚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一般,高度肯定中国战疫方法“中国采取了历史上最勇敢、最灵活、最积极的防控措施,估计中国采取的政府主导的全社会防控措施成功避免或至少预防了全国范围内数十万病例的发生”,称其是“唯一能够阻断或最大程度降低新冠病毒传播的措施”,并建议有输入性新冠肺炎病例及/或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国家,“立即启动最高级别国家应急处置方案,确保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采取所有必要的非药物性干预措施,阻断疫情传播”,也即采用中国方法防控疫情。
  • 对公众建议仍旧绝口不提戴口罩,只说“立即采取并落实最为严格的预防措施,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这我可以理解,它针对的公众是健康人,健康人不必戴口罩,但它不会管病人会不会戴上口罩。而且它得考虑欧美现在根本买不到口罩,有也得先紧着医护人员用。
  • 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把中国方法叫做综合性非药物性干预措施,之前新闻发布会是叫古老的围堵方式。
  • 世卫组织几乎已经在苦口婆心地劝其它国家长点心,学习中国经验,但我觉得没什么用,各国不亲身体会新冠之可怕,就不会动起来,除非爆的国家越来越多。
    “世界各国必须正确认识并积极回应这一事实,即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正在快速改变和不断降低”
  • 有一点令人印象深刻,网上有人讲,中国战疫方法其实暴露了中国国家设计中的一大特质,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直就是为了打战而设计的,如遇战时,可快速地全国紧急动员,比之于民主国家,几乎可瞬间完成平时模式转为战时模式。
  • “新冠肺炎的人际传播主要在家庭中发生、1%-5%的密切接触者后来被实验室诊断为新冠肺炎病例” 好多人解读此一说法为重点在家庭传播,我不以为然。密接人员1-5%的确诊率已经了不得了,因为它人传人会指数级增长,1-5%的回到家或是到聚集人群时,就会发生大量传染,
  • 儿童中的传播活跃度有限
  • “国际社会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还尚未准备好去组织实施已经被中国证明了的唯一能够阻断或最大程度降低新冠病毒传播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开展积极主动监测,迅速发现并立即诊断、隔离病例,严格追踪并隔离密切接触者,引导民众理解并接受上述措施。”
  • “贯彻落实上述举措并确保其实施效果,不仅需要高层迅速做出决策,公共卫生体系全面启动,还需要整个社会充分参与。新型冠状病毒如果不受控制地持续在社区传播,可能造成重大风险和严重损害,而采取综合性非药物性干预措施能够为研制疫苗及验证治疗方法争取到数周和数月时间。”
  • “全球和各国的应对方案往往对非药物性干预措施态度模糊。为减少新冠肺炎发病和死亡,短期内采取的应对方案就是积极采取非药物性干预措施,而充分落实这些措施就需要:快速发现并隔离病例,严格实施密切接触者追踪、医学观察和隔离,以及相关人群和社区的直接参与。”

参看: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2月24日晚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外方组长布鲁斯•艾尔沃德发言内容
方舟子土摩托批评世卫组织专家高度评价赞美中国方法应对新冠病毒疫情及媒体皆不可信唯一可能有效药物瑞德西韦迷雾 2020/02/28
https://www.xuexx.com/archives/11631

 

以下只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的摘录,看原文请找上边链接。

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联合考察报告
2020年2月16-24日

一、考察组
(一)目标和目的
(二)成员组成和工作方法

二、主要发现
(一)病毒
(二)疫情爆发
根据上述流行曲线、已发表文献以及本次湖北武汉、广东(深圳和广州)、四川(成都)和北京的现场考察,考察组得到以下流行病学考察结果:
1.人口学特征
截至2月20日,在报告的55,924例实验室确诊病例中,年龄中位数为51岁(年龄范围2天-100岁;四分位间距39-63岁),大多数病例(77.8%)介于30–69岁之间。其中,51.1%为男性,来自湖北的病例占77%,农民或体力劳动者占21.6%。
4.家庭传播
在中国,新冠肺炎的人际传播主要在家庭中发生。联合考察组从聚集性病例调查和一些家庭传播案例研究中获得了一些省份家庭成员间持续传播的详细信息。广东和四川省报告的344起聚集性病例中共涉及1308例病例(两省总病例数为1836例),其中大多数(78%-85%)聚集性病例发生在家庭成员中。家庭成员内传播的研究正在进行中,但广东的初步研究结果估计家庭成员二代续发率约为3-10%。
5.密切接触者追踪
中国采取了坚决果断的措施对新冠肺炎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进行确认和追踪。例如,武汉有超过1800个流行病学调查小组,每组至少5人,每天对成千上万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正是通过艰苦卓绝的工作,使得确认的密切接触者中绝大多数都被追踪到并完成了医学观察。1%-5%的密切接触者后来被实验室诊断为新冠肺炎病例。例如:
截至2月17日,在深圳市2842名已确认的密切接触者中,已追踪到2842人(100%),其中2240人(72%)结束了医学观察。在密切接触者中,88人(2.8%)后来被确认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
截至2月17日,在四川省25493名已确认的密切接触者中,已追踪到25347人(99%),其中23178人(91%)结束了医学观察。在密切接触者中,0.9%的人后来被确认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
截至2月20日,在广东省9939名已确认的密切接触者中,已追踪到9939人(100%),其中7765人(78%)结束了医学观察。在密切接触者中,479人(4.8%)后来被确认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
7.易感性
由于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种新发现的病原体,人群普遍缺乏免疫力。根据目前在中国观察到的流行病学特征,几乎人人易感,尽管可能存在易感性增加的危险因素,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明确感染后是否具有免疫力。

(三)传播动力学
4.特殊场所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感染——联合考察组讨论了所考察的所有地点的院感情况。截至2020年2月20日,全国476家医院报告了2055起医务人员感染新冠肺炎实验室确诊病例,大多数(88%)来自湖北。联合考察组获悉,大多数医务人员感染是发生在武汉疫情暴发早期,当时应对这种新疾病的物资和经验较为缺乏。湖北以外地区的医务人员感染很少见(246例,全国医务人员感染总数2055例),流调显示大多数病例有家庭确诊病例暴露史。

(四)症状、体征、疾病进程和严重程度

(五)中国的应对措施

武汉新冠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国家应急响应,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习主席亲自指挥、亲自部署防控工作,明确要求防控新冠病毒疫情是当前各级政府的首要任务,李总理任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和全国各省(区、市)各项防控工作,并第一时间亲赴武汉现场考察指导孙春兰副总理驻武汉前线指挥部亲自领导和协调一线防控工作

全国防控工作由前期在武汉等湖北重点地区快速上升到当前全国疫情的全面控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两个重要事件可以作为三阶段的分期标志:一是2020年1月20日新冠肺炎纳入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和国境卫生检疫传染病,标志着由前期的局部防控进入到依法全面采取各项控制措施的转变;二是2020年2月8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切实加强疫情科学防控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标志着中国防控工作进入疫情防控与全面恢复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统筹兼顾阶段

第一阶段,围绕武汉等湖北省重点地区防输出、全国其它地区防输入的防控目的,以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预防扩散为主要策略,采取启动响应和多部门联防联控,关闭市场,确定病原体,1月3日向世卫组织通报疫情1月10日分享了毒株全基因组序列,制定下发诊疗、监测、流调、密切接触者管理和实验室检测方案,开展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研发检测试剂盒,严格野生动物和活禽市场监管等防控措施。

第二阶段,围绕降低流行强度,缓疫削峰的防控目的,在武汉等湖北省重点地区以积极救治,减少死亡,外防输出为主要策略,在全国其他地区以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群防群控为主要策略;在全国关闭了野生动物市场,隔离了野生动物繁育养殖设施;1月20日将新冠肺炎纳入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和国境卫生检疫传染病,实行体温监测和健康申报制度,采取依法监测与交通场站检疫1月23日武汉实行严格限制交通的措施;完善诊疗和防控技术方案,强化病例隔离救治。
全面落实“四早”、“四集中”,确保应治尽治,对密接和重点地区人员隔离医学观察;实施延长春节假期、交通管制、控制运能的措施,减少人员流动取消人群聚集性活动动态发布疫情和防控信息,加强公众风险沟通和健康宣教;统筹调配医疗物资,新建医院,启用储备床位和征用相应场所,确保应收尽收;生活物资保供稳价,维护社会平稳运行等综合性防控措施。

第三阶段,围绕减少聚集性疫情,彻底控制疾病流行,统筹兼顾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全国范围内以统一指挥,分类指导,科学循证,精准施策为主要策略,其中,在武汉等湖北省重点地区突出“救治”和“阻断”,强调继续做实做细上一阶段应检尽检、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等各项措施。采取以风险为导向的地域差异化防控措施,强化流行病学调查、病例管理和高危场所聚集性疫情防控。
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强密切接触者和重点人群管理;出台医保支付、异地结算、财政兜底的医保政策全国对口支援武汉等湖北省重点地区,迅速遏制疾病流行;完善开学前准备工作,分类分批有序复工复产,开展点对点、一站式务工人员返岗健康和保障服务,全面恢复社会正常运行;普及防病知识,提高公众健康素养和技能;全面开展检测、药物、疫苗、疾病谱、溯源等应急科研攻关。

三、评估
联合考察组根据考察组在中国的工作情况和全球应对新冠肺炎的了解得出4个主要结论,并从5个主要方面对全球和中国正在采取的应对措施提出建议。

(一)中国的应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
1.面对这种前所未知的病毒,中国采取了历史上最勇敢、最灵活、最积极的防控措施。疫情之初,基于围堵策略的防控措施是在全国范围广泛开展体温检测、佩戴口罩与洗手消毒等。随着疫情的发展和对疾病认识的深化,采取了更加科学、基于风险评估的防控措施,各省、县甚至社区根据各自特点、机构能力以及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情况采取了更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在防控策略基本原则保持不变的基础上,根据对新型冠状病毒、新冠肺炎以及防控措施的新认识,不断完善具体措施,尽可能迅速地遏制病毒传播。中国科学家和公共卫生专家迅速分离了致病病毒,建立了诊断方法,确定了传播途径和潜伏期等关键传播参数,为中国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基础,为应急响应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令人瞩目的是,在所考察的每一个机构都能够强有力地落实防控措施;不折不扣提升关键措施效果,例如不断提高病例检测、隔离及早期治疗的速度;积极利用前沿科技促进防控措施的创新,比如将常规医疗和教学工作转移到在线医疗平台、使用5G平台支持农村地区的防控工作。

2.面对共同威胁时,中国人民凝聚共识团结行动,才使防控措施得以全面有效的实施。每个省、每个城市在社区层面都团结一致,帮助和支持脆弱人群及社区。尽管本地区也同样发生了疫情,但各省市仍不断地向湖北省和武汉市派遣了数以万计的医务人员,并支援了大量宝贵的个人防护用品。
在个人层面,面对此次疫情中国人民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和信念。他们接受并坚持了最严厉的遏制措施——无论是暂停公众集会、长达月余的居家,还是禁止旅行。在中国各地为期9天的实地考察中,考察组与社区工作人员、一线医务人员、顶级的科学家以及省长和市长进行了坦诚的交流,他们表现出的真诚和奉献精神深深地感动了联合考察组所有成员。

3.中国采取的果敢措施有效遏制了这一新的呼吸道病原体的迅速蔓延改变了疫情快速扩散流行的危险进程。一个特别令人信服的统计数字是,在先遣组工作的第一天,中国报告了2478例新增确诊病例,而两周后考察任务的最后一天,中国报告了409例新增确诊病例。这充分表明全国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下降是令人信服的。
另外有几组数据也支持这一结论,包括发热门诊就诊人数的急剧下降、治愈患者出院后空出的床位可用于收治新患者、以及因病人数量减少以至于临床实验难以招募足够的新病人等。联合考察组对各省的粗发病率进行了比较,估计中国采取的政府主导的全社会防控措施成功避免或至少预防了全国范围内数十万病例的发生。中国新冠肺炎疫情的下降显著地保护了国际安全,构建起了防止疾病国际传播强有力的第一道防线。然而,中国和中国人民为遏制疫情的暴发付出了巨大的生命和物质代价。
在充分肯定中国防控工作成绩的同时,也发现在公共卫生应急反应能力领域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包括消除阻碍及时开展早期预警和快速应对;短时间内大幅扩容隔离和救治能力;优化医疗机构一线医务人员防护;加强关键优先的科研领域协同合作;促进与国际社会共享关键数据等。

4.中国在努力遏制疫情传播的同时,正在逐步恢复经济、教育和社会等各部门的日常服务和生产活动。中国也正在采取基于科学、风险研判和分层分级的防控策略,以便限制性策略解除时,能迅速应对和处置再次出现的新发病例或聚集性疫情。
尽管病例数在下降,考察组所到的省、市和社区都正在加速扩大对救治床位和公共卫生能力的投入,而且有必要持续加大投入力度。目前全国各地仍有5万名患者在接受治疗。考察组了解到中国在这次危机中迅速积累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因此,联合考察组赞同中国对当前形势的判断,并认为随着认知、经验和能力的提高,中国采取针对性强的可持续的应对策略,如病例的迅速发现, 关键防控措施的快速启动,高层领导直接领导以及社区层面的广泛参与,中国绝大部分省市能够很快的处置任何再发新冠肺炎病例。
中国正在努力恢复正常的社会和经济活动,世界各国必须正确认识并积极回应这一事实,即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正在快速改变和不断降低。中国需要迅速恢复与世界的正常联系,其生产力和经济的恢复对中国自身和世界都至关重要。世界各国都迫切需要了解和利用中国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的经验,充分认识到其为全球应对行动带来的实际贡献。随着中国境外新冠疫情形势的不断升级,目前更为紧迫的是,所有国家都应立即并且不断重新评估任何超出《国际卫生条例》新冠病毒应急委员会向各国提出的与中国相关的旅行和/或贸易限制。

(二)全球应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

1.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新出现的病原体,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在任何环境下都会对公共卫生问题及经济社会影响。它既不是SARS,也不是流感,仅根据已知的这两种病原体来构建对病毒的认识并制定防控措施存在风险,尚不足以阻止传播、减少疾病、挽救生命。
新型冠状病毒具备独有特征。例如,与流感相比,其在儿童中的传播活跃度有限,其临床表现也与SARS不尽相同。虽然上述结论仅基于有限数据,但在中国各地不同环境条件下,通过严格采取综合性非药物性干预措施阻断人传人已经发挥了作用,并取得了效果。新型冠状病毒极强的传播力、导致高危人群死亡的不确定性、以及对社会经济秩序破坏力,是人类冠状病毒中非比寻常的。如果要应对,必须假定全球人口均是易感人群。此外,目前还不清楚新型冠状病毒的动物来源,因此已发生疫情的地区必须考虑病毒复发的风险。
随着对病毒认识的不断深入,我们应像中国那样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能够迅速调整应对措施和方案。这对于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来说是一项非凡的成就。

2.中国采取了坚定有力的综合性非药物性干预措施,非常有效地切断病毒传播途径,为全球应对新冠肺炎提供了重要经验。尽管湖北其他地区已经发生了社区传播,其他有输入病例的省份也多有家庭聚集性疫情,但中国采取的这些独特且史无前例的措施彻底扭转了湖北和其他地区不断升级的疫情形势
虽然中国各地暴发疫情的时间相对接近,但中国从北到南,从大城市到偏远地区,不同环境和场所的传播特点各不相同。然而,中国迅速调整防控措施表明,不同情况下都有可能成功实施防控措施。
中国的经验证明,确定新冠病毒后,积极的准备措施和快速应对十分有效。在地方开展全面风险评估,利用差异化的风险控制策略,管理无病例、散发病例、聚集性病例乃至社区传播等不同类型地区也取得了明显成效。这种策略对于确保控制措施落实的可持续性,尽量减少对社会经济影响都至关重要。

3.国际社会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还尚未准备好去组织实施已经被中国证明了的唯一能够阻断或最大程度降低新冠病毒传播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开展积极主动监测,迅速发现并立即诊断、隔离病例,严格追踪并隔离密切接触者,引导民众理解并接受上述措施。

贯彻落实上述举措并确保其实施效果,不仅需要高层迅速做出决策,公共卫生体系全面启动,还需要整个社会充分参与。新型冠状病毒如果不受控制地持续在社区传播,可能造成重大风险和严重损害,而采取综合性非药物性干预措施能够为研制疫苗及验证治疗方法争取到数周和数月时间。此外,目前中国以外的新发病例大都出现在中高收入国家,这些国家均承诺严格采取―非药物性干预措施‖减缓传播,这对于建立其保护卫生体系及应对能力较差的低收入国家的第二道防线至关重要。

通过全面实施这些措施而获得的时间——即使只有几天或几周——在最终减少新冠肺炎致病和死亡方面都十分宝贵。中国在发现病毒后短短7周内,开展的科学研究在知识、方法和工具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4.必须充分利用通过实施遏制新冠肺炎措施所争取的时间,更加有效地提高全球应对疫情能力,尽快推出能够遏制病毒传播的具体工具。

新型冠状病毒正以惊人的速度蔓延,新冠肺炎在任何环境中暴发都将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已有证据充分显示,综合性非药物性干预措施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减少甚至阻断传播。然而,全球和各国的应对方案往往对非药物性干预措施态度模糊为减少新冠肺炎发病和死亡,短期内采取的应对方案就是积极采取非药物性干预措施,而充分落实这些措施就需要:快速发现并隔离病例,严格实施密切接触者追踪、医学观察和隔离,以及相关人群和社区的直接参与。

中国及全球各国都在开展大量新冠肺炎研究,相关科研项目和产品研发工作也正在进行,这值得鼓励和支持。但是,大量的研究项目需要优化,否则将有可能消耗研究者的精力和资源,而优化能够将研究成果时间表缩短宝贵的几周或几个月。新冠肺炎防控的紧迫形势要求必须优先开展诊断,治疗和疫苗领域的研究工作。

同样,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起源、疾病自然史以及病毒传播动力学方面的研究选题已经很多。然而,政策决策者很难在处置疫情和挽救生命的紧迫性与众多研究中取得适当的平衡。因此,应当优先选择保障与关键知识局限性相关的研究项目,而弥补这样的知识差距可以迅速对处置疫情产生很大的直接影响。建议优先开展家庭、机构和社区内聚集性传播危险因素研究,基于已有的呼吸系统疾病监测系统的人群新冠肺炎抽样监测,不同年龄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病例系列分析以及聚集性病例调查等。

四、主要建议
(一)对中国的建议
1.考虑经济活动恢复、旅行限制逐渐解除、学校重新开学带来新出现病例和聚集性病例的风险,应继续维持基于各地风险评估的程度适当的应急管理方案;
2.密切监测,分阶段有序解除限制措施,先复工和返程、然后复学,直至最终取消其他限制措施;
3.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协调公共卫生部门(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机构和社区联动机制,持续保持警惕,随时遏制疫情反弹;
4.重点开展应急响应和风险管理决策相关研究,识别家庭、机构、医院和社区传播的危险因素,不同年龄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尽快在武汉开展新冠肺炎动物疫源综合性调查,开展集中研究项目,快速确定最有效的诊断和血清学检测方法,测试现有抗病毒药物和各类疫苗载体,中国应该参与多国试验项目;
5.中国作为对新冠肺炎了解最多的国家,应持续系统的实时分享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结果与经验,帮助全球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二)对有输入性新冠肺炎病例及/或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国家的建议
1.立即启动最高级别国家应急处置方案确保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采取所有必要的非药物性干预措施,阻断疫情传播
2.优先进行彻底的病例筛查和检测耐心细致做好接触者追踪调查,严格隔离密切接触者;
3.大力开展疫情防治宣传,让公众充分认识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性并发挥公众力量,阻止疫情传播;
4.立即扩大监测范围,以尽快发现新冠肺炎传播链;方法包括对所有非典型性肺炎症状患者进行新冠病毒检测,对上呼吸道疾病患者进行新冠病毒筛查和近期可能有新冠肺炎患者暴露史人员筛查,并在现有监测系统增加新冠病毒检测(如流感样病例和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系统),
5.制定多部门联合情景规划并模拟演练,根据需要采取更严格的措施阻断传播链(例如暂停大型集会和关闭学校和工作场所)。

(三)对尚未受疫情影响国家的建议
1.做好随时启动最高级别应急响应机制的准备,动员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应对可能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
2.根据对采用非药物性干预措施阻断新冠肺炎传播有效性最新认识,迅速调整国家应急处置方案,将新冠肺炎快速检测、大规模病例隔离和呼吸机设备等救治能力、严格追踪和管理接触者纳入国家应急处置方案和能力建设当中;
3.立即加强对新冠肺炎的监测,快速检测对阻断传播至关重要,考虑对所有非典型的肺炎症状患者进行新冠肺炎病毒检测,并将新冠肺炎病毒检测纳入现有流感监测系统;4.立即在所有医疗机构门急诊和发热门诊实施最为严格的防控措施,这些是新冠肺炎病例最有可能输入的区域;
5.迅速评估公众对新冠肺炎的认知,并据此立即调整国家健康促进材料和活动,确定与媒体沟通的临床权威专家。

(四)对公众的建议
1.认识到新冠肺炎是一种全新出现的令人关注的传染性疾病,但只要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疫情暴发就可以得到控制,患者大都能够康复;
2.立即采取并落实最为严格的预防措施,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3.时时关注新冠肺炎及其体征和症状(如发热、干咳)的最新信息,各国会根据疫情发展不断调整应对策略;
4.人人做好准备,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中来,严格保持社交距离,努力帮助老年人等高危人群。

(五)对国际社会的建议
1.认识到各国之间真正的团结与合作对于解决新冠肺炎的共同威胁至关重要并落实这一原则;
2.根据《国际卫生条例》的要求迅速共享信息,包括输入病例的详细信息,促进各国追踪接触者并告知防控措施;
3.识别新冠肺炎感染的国家疫情快速变化的风险特征,持续监测疫情暴发趋势和控制能力,重新评估严重干扰国际旅行和贸易的其他卫生措施。

附:

2月29日,《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联合考察报告》发布。
世卫报告说明 新冠病毒的这些问题还没搞清楚
2020-03-04 10:36:56 来源: 新京报
鉴于人类新冠病毒与蝙蝠RaTG13-CoV之间存在1100单核苷酸以上的差异,RaTG13-CoV不太可能是新冠病毒的直接来源。同样原因,穿山甲作为中间宿主也广受质疑。
平均潜伏期为5.01(95%CI:4.31~5.69)天;平均世代间隔为6.03(95%CI:5.20~6.91)天。3种方法估计的R0分别为3.74(95%CI:3.63~3.87),3.16(95%CI:2.90~3.43)和3.91(95%CI:3.71~4.11)。
R0基本再生数(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是决定传染病内在传播率的最重要参数,是指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全部是易感人群的环境中,平均一个患者可以传染的人数。
R0基本再生数(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是决定传染病内在传播率的最重要参数,是指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全部是易感人群的环境中,平均一个患者可以传染的人数。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菁华等人通过指数增长方法得出,湖北省R0的值为3.49(95%CI:3.42~3.58);采取封城控制手段期间,估算R0值为2.95(95%CI:2.86~3.03)。
病毒的特性喜冷怕热。对病毒而言,温度越低越有利,温度越高越不利。从发病规律来看,头一年的10月至第二年的4月,是人和动物感染病毒性疾病的高发时节。
北工大应用文理学院诸葛昌菁等人建模分析,湖北疫情结束日期集中于3月中旬,特别是天门、恩施、荆州、鄂州,疫情要到3月底才能彻底结束。由于前期巨大的感染病例数和可能潜在的患者,武汉疫情大概要持续到4月上旬
http://news.163.com/20/0304/10/F6SAQREP00019B3E.html

2020-03-05 22:03:21 XUEXX.COM IPO

碑之圭首与笏首,圭与笏之不同

偶然看到有关于石碑的两个词“圭首”“笏首”,不知所谓,就进行了一番查询,然也终不得要领。我感叹,虽然国人如今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但实则所做实质工作并不见多,于我们传统礼仪中很重要的圭与笏,网上资料很少,专文论述而且准确的更是罕见,或许有详细资料但只见于书面,然如今互联网的时代,如此传统知识不上网,说明人也并不重视。反倒百度知道及贴吧上,虽有些只言片语,但很有见解,可鄙视百度知道的知乎上,于此则为一片荒漠。这就像是众人唾弃百度百科,可实质上很多东西维基百科上压根没有内容,百度百科再是简陋粗鄙,还比不过没有?

虽然我查询一番,也并未得到什么确切信息,但姑且总结一番,其中错漏实多,诚惶诚恐。


碑,由碑首、碑身和碑座组成。正面叫碑阳,背面为碑阴,侧面为碑侧。
碑首,就是碑的最上端,碑首之正中叫碑额,写的字叫题额,如果是篆字可叫篆额。
碑座又叫碑趺,网上有很多笏首方趺的说法。
碑帽,这个东西我在网上找不到其概念,我揣测,它就是指碑上如帽子般的装饰,特点好像是与碑身不是一体。

碑首有平首、尖首和圆首三种形状,又有人言有圭首与笏首,圭首没有异义,就是尖形的。而笏首比较奇怪,网上搜出的笏照,两端皆平,然而网上有配图的笏首,却都是半圆形的,这让我十分不解。我也十分不解何以简单易懂的尖平圆,就要用圭与笏来称谓,可能是一来传统的惯性,二来在古代圭笏形象可能都为人所熟知,一说就了。

圭 guī 中国古代帝王诸侯在祭祀等活动中使用的礼器。长条形,上尖下方。
笏 hù 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弯板,上下皆平,双手持时上窄下宽。初是为记事用,所以网上戏谑地称这是古代的笔记本,但后期它只是一种象征身份地位的装饰。清朝起废弃不用。

圭与笏一个重要区别是,笏是大臣所用,圭是天子皇室王室等所用。也就是两者大不同,但网上不少地方都圭笏混用,乃至圭笏作为一个词来用,看似已把圭笏当一件东西了。

有的地方说圭在战国时候就不再流行使用,但网上也不少明朝墓葬中出土的圭的照片,不过这倒也并不矛盾,可能战国后圭在俗世中就不常使用,但陪葬品中一直在用。

2017-05-26 13:06:20 XUEXX.COM IPO

and符号&手写变形Ɛ上下加竖线

2014.7.8号日记中,提到我知道了COC部落战争游戏中的神秘符号就是&:“0448 哈哈终于知道COC奇怪符号是什么,原来在COC中打&出来的就是上下加小竖线的反3。”,为此我还在百度COC吧发帖庆贺。

clashofclans吧:游戏中打&出来神秘符号是不是BUG?
1楼2014-07-09 09:43
tieba.baidu.com/p/3153941297

2014.6.26四,我们部落第16次部落对战第13次胜利,对战部落HIT IT QUIT IT,名中间有个奇怪的符号——左右反转的3上下还都带把。
COC部落战争clashofclans吧游戏中打&出来神秘符号

这个符号让我郁闷又捉急,因为我想了无数方法也没能搞清它是甚么个UFO

  1. 1.用文字描述出来搜不到
  2. 2.把它制作成图,谷歌、百度按图搜索,不行
    and符号&手写变形Ɛ上下加竖线
  3. 3.符号大全网站找不到
  4. 4.我觉得可能是一种货币符号,可找了些钱符汇总表也没有
  5. 5.百度符号吧求助:“左右反转的3上下有一小竖,是什么符号? ”tieba.baidu.com/p/3129022097 没人顶

我能想到的方法都用了,还是研究不出,我只好无奈放弃求治之路。但有一天我COC聊天中,意外打出了这个神秘符号,可无法重现,这又让我又心神荡漾。

最后,我佛慈悲,它把我从苦海中拯救,让我一不小心终于发现了这个符号就是&——在COC中打&就变成了反3加竖线

但当时我也写道“然clashofclans吧中有人说,外国这两个符号是通用的,让我感到很奇怪。”

  1. StefanStefan12 亲,在外国人眼里这个符号的意思是 & 中文意思是"和" 10楼2014-07-09 12:20
    55380855: 你意思外国and有两个符号&和反3带把 2014-7-9 12:29
    StefanStefan12:凭个人喜好吧,我们学校外教有人写& 也有人写反三,意思是一样的
  2. w1l2h3010713 就是&,老外就这样写。我在外面上的外教课他们都这样写。。。 30楼2014-07-09 18:03

有一人如此说我或许还只是微信,但有两大侠这么说,那这事基本没跑了。所以我在我的日程表上一直记挂着此事,虽然近个把月来误了大量工,但今天百忙中也抽空要消灭了这个疑问。

还好还好,Google搜索先到了维基百科&词条,然后再转入wikipedia,其中就有相关说明,问题得以圆满解决。

Ampersand|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Writing the ampersand
In everyday handwriting, the ampersand is sometimes simplified in design as a large lowercase epsilon (Ɛ) or a numeral 3 superimposed by a vertical line. The ampersand is also often shown as an Ɛ or a 3 with a vertical line above and below it or a dot above and below it.
The + sign is often informally used in place of an ampersand, sometimes with an added loop (resembling ɬ).
http://en.wikipedia.org/wiki/Ampersand

写&:在日常书写中,&有时被简化设计成大的小写Ɛ或叠加垂直线的数字3。&也常常表示成上下有垂直线或点的Ɛ或3。
+号常常非正式地替代&,有时加个圈(好像ɬ)
【Ɛ, ɛ(拉丁 epsilon,或称“开口 E”)是扩展拉丁字母之一。】

注:“large lowercase epsilon ”让我困惑,大的小写,可本来就有小写的啊。

中文网络百科全书之绝代双骄百度百科与维基百科的&词条(zh.wikipedia.org/wiki/%26 baike.baidu.com/view/65101.htm),其中都没有对手写&符号时的变化形式作任何说明,也就是说,你如果不看英文维基百科,你还真百科不到这个冷知识。是谁说没必要学英语的?误人子弟、毁人不倦。

一个大概设计师的博文,其中记录了堪称海量的不同字体或风格的&符,可仍旧没有这个带把反3式&,所以说光在中文网络查资料会有点坑爹。

【团队博客Timothy.午夜晒网】字体的故事:& 的简史与它在设计中应用
作者: its | 发布: 2010-1-15 (15:50) | 阅读: 26161 | 评论: 4
www.comsharp.com/GetKnowledge/zh-CN/TeamBlogTimothyPage_k883.aspx

我尝试搜索“"&" 手写 3”,想找到中文互联网上的手写&为类Ɛ的信息,没有成功。我认为是我搜索技术不行。

2014-07-12 11:25:14 XUEXX.COM  IPO

户外天然水域河中游泳野泳水草缠住身体怎么办如何自救

从2013年夏起,我开始长年在我们的祁县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河水中游泳,无论冬夏寒暑、晨昏雨雾,也就是常说的野泳,术语是天然公开水域游泳。虽然几乎天天野泳乃至裸泳,但我还是胆小怕死的,尽管我早就厌世向死。近来昌源河中水草丛生,又让我关注起水草与游泳溺水的关系,起先我怀疑水草是否会导致溺水,网上查了下,有不少案例,一并搜罗了些相关资料,一来自己学习,二来汇集于此,方便与我一样共同爱好的人查阅,共襄盛举。

我总结了几点要领

  1. 公开水域游泳,靠边小游怡性,如若河湖中央游必带跟屁虫!生命唯一,不得儿戏。
  2. 必须要在熟悉的水域游!初到新水,须慢游探明水情,哪有水草哪有人下粘网。其实游泳时是可以看见水草的,游时要注意观察前方水情,水草众多就避其锋芒。
  3. 最关键也最难做到的是镇静,别紧张!不要乱动致使越缠越多越紧!但这其实是废话,很不现实,说来简单做起来太难。
  4. 野泳必须学会仰泳、死人漂,万一有险情,靠漂浮保存体力、设法自救与呼救,都是极好的。
  5. 习得草性!平时可以拔拔水草,与人与己都好,熟悉草的特性,真遇到危险降低紧张,以后再游水草也就少了,愚公拔草嘛。而且这还可以当做水中救人的演练。
  6. 遇到水草缠身,要尝试往回游来脱身,就是向进入水草区相反的方向游。
  7. 拽不断、解不开水草,就试着把水草像脱袜子一样捋下腿来。可以先试着抬起腿弄,不行就潜下身子。
  8. 具体请看下面资料:

网络流传的关于野泳遇到水草缠住的专文教程

游泳遇险后的自救
发布日期:2013-06-02   浏览量:118   来源:澜中教育网
水草缠身自救法
江、河、湖、泊靠近岸边或较浅的地方,一般常有杂草或淤泥,游泳者应尽量避免到这些地方去游泳。如果不幸被水草缠住或陷入淤泥怎么办呢?
·首先要镇静,切不可踩水或手脚乱动,否则就会使肢体被缠得更难解脱,或在淤泥中越陷越深。
·用仰泳方式(两腿伸直、用手掌倒划水)顺原路慢慢退回。或平卧水面,使两腿分开,用手解脱
·如随身携带小刀,可把水草割断,不然试试把水草踢开,或象脱袜那样把水草从手脚上捋下来。自己无法摆脱时,应及时呼救。【不要胡乱卷草。】
·摆脱水草后,轻轻踢腿而游,并尽快离开水草丛生的地方。
lanzhong.cn/article/20130702/2593.html

游泳被水草缠住怎么办
责任编辑:康闻轩 加入时间:2012-12-20 10:14:44
水草长于水底,在水中随水流漂不定。游泳者在水草的地方游泳,稍不注意,就可能被水草缠住。那么。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首先不要紧张慌乱,停住被缠绕的脚或腿的运动,尽量减少一条腿的动作,以防双腿被缠,同时,用手臂划水运动,保持头部浮于水面之上,采用半仰泳姿势稳住身体,上抬被水草缠绕的腿,慢慢挣脱水草。如果脱不开,则可以深呼吸、憋足气,保持身体直立下沉,用手将缠绕在腿上的水草拉断,这时候,动作应慢,身体应稳,入水深度以手能去掉水草为限,防止身体乱动,被水草进一步缠绕而加重险情。
一旦险情解除,应采用仰泳姿势马上远离危险区上岸。
为防止水草缠身的危险,游泳爱好者,应到指定的游泳区游泳,不要到水情不明的江、河、湖、泊等地方冒险,出外游泳时宜多人一起,如此可以相互照应,万一发生不测,也可以互相帮助。
大众健康网  dzjkw.net/jk/831.html

游泳被水草缠住腿脚你该怎么办?
央视国际 2006年08月23日 07:31
在这个自然水域游泳,人要是让水草缠住了怎么办,我想有三个办法,第一呢首先要冷静,举手呼救,要万一人走远了,又没人来救你怎么办,再采取自救的办法,自救的办法呢就要使身体的尽量的保持这个往上浮往上飘,那怎么办呢?那就手脚张开,除了被缠住的腿以外,一条腿或者两只手一定要尽量分开,增加水面积,保持这个体力,尽量的等人家过来抢救你,自己又不能坚持太久,那只能做第三步了,那就应该是说,抬头深吸一口气,潜在水里透气,低头像脱袜子一样,把水草给脱掉,完了尽快的离开水面,有三五姿势可以考虑,第一种就是仰卧,第二种就是俯卧或者是侧卧,向后滑,尽快的离开这个水草的地方,就可以安全脱险了。(责编:赵文
cctv.com/program/wnfw/20060823/100102.shtml

网友们对游泳遇到水草的小知识

hhc88 2013-08-19 10:35
首先不能惊慌,被水草纠缠的部位不要动,水面上长吸一口气,将头探入水中,俯下身将水草解开
zhidao.baidu.com/question/582459766.html

游泳时被水草缠住了怎么办?
cheng896053713  2013-01-19 00:25
不要乱动慢慢的将水草从身上理开  然后离开的时候不要太急免得又被缠上
游泳之前要对哪片水域 了解 不然的话很危险的 水里面会可能会有涡流
以前学游泳的时候   我爸爸和我说的
陌然浅笑Betty | 二级 2013-01-18 20:55
慢慢顺着水草离开
zhidao.baidu.com/question/517884656.html

yanghaonan4 | 六级 2011-02-16 12:59
人在游的时候后方的水速比两边要快,这样使水草卷进来,就像一个拴着线圆周运动的小球,大腿就好比一根柱子,线遇到了柱子就缠住了
你可以用线试试,看胳膊能不能脱下来,
zhidao.baidu.com/question/226282939.html

网友现身说法 讲述自己游泳遭遇水草缠身的亲身经历

襄阳之 明媚汉江也有阴你的时候
楼主:dawang5166 时间:2013-11-19 12:06:22 点击:213 回复:5
2013.08.13 早上6点多,太阳还没有出来,我和儿子在汉江里游泳晨练,清晨的江水没有一点波浪,如玉似缎。在江畔,我们顺便摘了不少的菱角。
上午9点多,天又是很热,白花花的太阳,呆在家里没意思。我们又开车经过市区赶到鱼梁洲,我们泡在水里驱热。,在汉江里寻找童年的乐趣,摘野菱角,逮鱼,菱角又嫩又鲜,又绿又甜;鱼虾有江鲶,白鱼条,黄鱼 ,大虾等等,收获真是不小!
我自持水性不错,有些大意,没有带救生设备,一个人在江水的深水区戏耍了很长时间,感到太累了,于是向岸边游去。结果在仅距岸边三四米的地方误入水草深处,脚还不能着地。,我想往前游,可是我的身体、我的手脚都被水草从不同方向紧紧缠住,根本不能游动。我的四肢在水中苦苦挣扎,却根本摆脱不了水草藤蔓无处不在的束缚。我想游离这个危险的区域,但是已经不可能了!时间一长,我渐渐就没有力气了,手脚关节开始发酸,身体有些下沉,有些江水还呛到了鼻子里,我筋疲力尽。更加紧张。这时,我脑子瞬间闪过无数的念头,有惊恐、绝望、后悔……此时,我知道现在想直接游到岸边,已经不可能了,肯定会淹死!我此时也有有个很明确的意识:出不去就要淹死,已经没有人可以帮你了!危机时刻,经验也告诫我,不要慌张,努力使自己身体不要沉下去。于是,我开始仰泳,睡在水上,浑身放松,全身不敢再有大动作,仅使用手腕力量,轻轻向后划水,顺着水流方向,缓缓地往深水区仰泳。这时,我感觉水草慢慢,慢慢放松了对我的束缚,我顺着水势也就慢慢地游出这片可怕的水草区,惊恐!
今天,我也就有了一个血的经验和教训:水性再好—-不带救生装备,也不能到深水草区!常识:野生菱角的藤蔓有的竟有手指粗,即使只有一根挂住你,不扯断它,你怎么也不可能游走!也供大家参考。
bbs.tianya.cn/post-458-16695-1.shtml
【作者于dawang5166 2013-08-19 10:43在百度知道里即改过类似帖子】

tonichi  2楼2010-12-01 18:43
远离水草,远离渔网。。。。。。在水里被缠住了很危险的
真要被缠住了。。。。。说不好,我有一次把水草连根拔起来了,当时吓得半死。
tieba.baidu.com/p/945321640

繁叶之影丶5楼2014-04-30 22:14
上次冬天去江里游泳 发现太冷了吃不消想游回来, 就离岸边十几二十米, 结果发现游不回来,路上都是水草, 最后抱着跟屁虫慢慢蹬回来的。。
tieba.baidu.com/p/3014847115

大家在淇河游泳的时候千万注意!
饿死骆驼撑死猪 1楼2012-05-21 22:23
在淇河大桥那游泳,千万别靠近岸边,岸边水草很多的,周日的时候我就不小心游到水草丛里去了。结果被水草缠住,还好俺比较镇定,慢慢游出来了。可吓死我了。。天气越来越热了,大家去淇河游泳的时候,不要单独去哦~尽量结伴而行,带上游泳圈最好。。俗话说淹死的,都是会水的。小弟在此跟各位提下醒哦
tieba.baidu.com/f?ct=335675392

游泳水草缠身获救案例

老妇游泳水草缠身 众人相救得以脱险
2012/8/22 9:21:20
郝女士不知不觉游到了河中一片水草比较茂盛的地方,被水草绊住了腿。郝女士赶忙挣扎着向外游,可她越挣扎,水草缠得越紧。郝女士慌了,边扑腾边大声呼救。(淇河晨报记者 夏国锋)
鹤壁网 hebiw.com/News/117/2012/8/22/154289.htm

游泳水草缠身溺水淹死案例

野泳十分危险,切记注意安全

两名初中生龙王河里学游泳 水草缠身不幸溺亡
2010-08-06 03:56 来源: 半岛都市报
营救人员在绳索的牵引下慢慢游上岸,随后一团绿色水草被拉上河岸。营救人员拨开一层层的绿色水草,包裹在水草里面的小刚慢慢露了出来,此时小刚已经死亡。 “小刚全身被水草包着,可能下水后被水草绊住双脚,极力挣扎时被水呛死了 。”文/图  记者 黄超
半岛网 news.bandao.cn/news_html/201008/20100806/news_20100806_967280.shtml

小伙河里游泳水草缠身溺亡 遗体20余小时后找到
2012年07月26日14:22来源:燕赵都市报
19时30分左右,他看到一个小伙子游泳,当游到(太平河)河中央的地方时,突然整个人就沉了下去,并大叫了一声。“另一个小伙子和他一块来的,在河岸上,我还以为他在跟自己的朋友开玩笑。”郝先生说。之后,他看到这个小伙子垂直浮出水面,举起双手,又沉了下去,如此反复了三次。他这才意识到,小伙子有可能溺水了,此时,小伙子的朋友似乎也发现了这一情况,连忙喊人,等有人下去准备营救时,却再也找不到小伙子的踪影。
搜救工作从24日19时许一直持续到25日16时50分许,终于在离事发地点以东约30米处找到遗体,由于遗体被水草缠绕,一直沉在水底
news.sohu.com/20120726/n349099118.shtml

男大学生在野外游泳溺亡 遗体遭水草缠绕
2013年05月06日02:09  京华时报
北京吉利大学的10余名学生,相约前往十三陵水库北岸大坝露营烧烤。中午时分,两名男生下水游泳,其中一名不幸溺亡。
据潜水队胡队长称,发现溺水者的位置有4米深,不少水草缠绕在溺水学生身上
news.sina.com.cn/s/2013-05-06/020927032706.shtml

相关

2014-05-02 12:41:36 XUEXX.COM  IPO
2015-06-08 05:16:50 趁有了搜索流量,总结更新新经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