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与单采血浆都是捐献血液而非卖血

很多人搞混了无偿献血与单采血浆。无偿献血与单采血浆最根本的区别是目的不同,无偿献血是为了提供临床用血,而单采血浆则是为了供应血液制品生产用原料血浆。

制作血液制品好似无需血细胞,所以就单采血液中的血浆而回输血细胞。而有人说之所以单采血浆是为了省钱,这听起来有点荒唐。

无偿献血的地方通称血站,而单采血浆的地方叫做单采血浆站,但人们也经常搞混把单采血浆站说成血站。

无偿献血与单采血浆,名义上说来,都不能讲是卖血。因为单采血浆时给献浆员钱,名义是误工费、营养费、交通费等,而无偿献血有的地方有给一定的这类费用,甚至有好几百,但这些钱名义上都不是血液本身的费用,血液本身名义上都是无偿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无偿献血与单采血浆的血液是绝不可互用的,就是说,“血站、医疗机构不得将无偿献血的血液出售给单采血浆站或者血液制品生产单位。”“严禁采集血液或者将所采集的原料血浆用于临床。”,但现实中究竟如何,不清楚。

当年艾滋村卖的血,到底是用来做生物制品还是临床用血,我搞不清楚。虽然有查了些资料,但很多记者都把无偿献血与单采血浆概念搞混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血站是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机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组织。设立血站向公民采集血液,必须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无偿献血的血液必须用于临床,不得买卖。血站、医疗机构不得将无偿献血的血液出售给单采血浆站或者血液制品生产单位。
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二百毫升,最多不得超过四百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六个月。
公民临床用血时只交付用于血液的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费用。 无偿献血者临床需要用血时,免交前款规定的费用;无偿献血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临床需要用血时,可以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免交或者减交前款规定的费用。
本法自1998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国网 2003年4月2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58号 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
《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已于2007年10月31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8年3月1日起施行。 部 长  陈竺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单采血浆站是指根据地区血源资源,按照有关标准和要求并经严格审批设立,采集供应血液制品生产用原料血浆的单位。单采血浆站由血液制品生产单位设置,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单采血浆活动。
第三章 执  业
第三十条 单采血浆站必须使用单采血浆机械采集血浆,严禁手工采集血浆
每次采集供血浆者的血浆量不得超过580毫升(含抗凝剂溶液,以容积比换算质量比不超过600克)。严禁超量采集血浆。
两次供血浆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4天。严禁频繁采集血浆。
严禁采集非划定采浆区域内供血浆者的血浆。严禁采集冒名顶替者及无《供血浆证》者的血浆。
严禁采集血液或者将所采集的原料血浆用于临床。
中国政府网

捐献血浆三大误区待消除
日期: 2012-05-15     来源:本站   贵州泰邦生物TaiBang Health
小朱是山东省某市的一名公司职员,曾在街头收到一份捐献血浆的宣传单。宣传单由当地的单采血浆站散发,称捐献血浆利国利民,每次还有200元的营养费。   “献血浆和献血一样吗?献血浆对身体有影响吗?”小朱随后将自己的疑问发到网上。   “单采血浆站不是血站,是血液制品企业的采浆机构。而且很多是私营企业,这里的供浆实际就是卖浆,也可以说是卖血。国家一般在贫困地区设置浆站,目的是为了解决当地穷人的生计。”   “千万不要尝试去卖浆,因为有可能染上疾病。即便没有染到疾病,也会终身留下不光彩的卖血记录。”   “献爱心就去无偿献血,养家糊口就去供浆。”   看到这些答案,一度动心的小朱打消了献浆的念头。   “经过多年的宣传推动,无偿献血的观念现在日渐深入人心,在突发事件或者血液储备紧张时,众多民众会伸出援手表达爱心。但同样是爱心事业——捐献血浆,很多人甚至包括政府官员、媒体记者都有认知误区,严重影响了原料血浆的采集。”中国输血协会血液制品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朱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误区一:单采血浆=卖血   “献血是无偿的,而浆站要向献浆员支付一定费用,因此,单采血浆就是献浆员向浆站出卖自己的血浆;卖血就是为了挣钱,是贫困落后的表现。”一些网友这样说。   朱威认为,把单采血浆等同于卖血,贻害无穷。从个体看,导致献浆员形象欠佳,自身压力大,影响献浆积极性;从政府层面看,会导致规划设置浆站时“挑肥拣瘦”,一门心思找经济落后的地区,致使浆站设置不合理。从长远来看,这种认知误区会导致血浆采集会越来越困难,血液制品紧张的情况也会日益严重。   据分析,“单采血浆=卖血”的认知形成有一定历史原因。上个世纪80年代末,政府放宽生物制品生产审批限制,大量企业进入市场,血浆采集无序竞争。很多浆站单靠补偿费吸引献浆员,更有一些地方把采浆和发展经济挂钩,“血浆经济”被视为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第三产业。此外,单采血浆站由企业设置,单采血浆唯一的供应对象是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更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单采血浆=卖血”的认识。   专家介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未对采集血浆是否无偿作出明确规定。目前,单采血浆时浆站支付的费用主要是营养、误工、交通等费用,不是卖浆所得,这也是国际惯例。   以美国为例,对第1次献浆者,血浆采集中心一般会支付20美元并给一些小礼物,第2次以后每次支付约40美元,名目是误工费和交通费。由于第1次献浆者有一部分是为钱来的,所以血浆采集中心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给献浆者讲解血浆用途,请患者来中心向献浆者慰问并交流等,长此以往,一些献浆者对钱的概念越来越淡化,进而加入常年献浆的队伍。   专家指出,在国际上,献血浆从来不是贫困落后的代名词,而是社会发达进步的标志。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世界原料血浆的2/3来自美国,除能自给自足外,美国每年还有大量原料血浆出口;数个发达的欧洲国家及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基本能自给自足;部分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虽有血浆采集,但都不能满足自己国内需要;许多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极少有甚至无原料血浆采集。   误区二:献血浆危害身体健康   “血液减少会使身体各部分器官得不到足够的氧气,献血后产生的头晕现象就是因为脑部没有得到足够的氧气供应,和一氧化碳中毒时的现象是一个道理。血液减少还会使身体抵抗病毒的能力下降,容易生病,献血后身体虚弱就是这个原因,免疫能力的下降会使本来无足轻重的感冒等病毒有可乘之机。”在互联网上以“献血浆健康”为关键词搜索,类似“献血(浆)会危害健康”的帖子着实不少。   “科学研究和多年实践早已证明,适量献浆不会影响身体健康。”朱威介绍,正常人血液中,血浆约占50%,而在血浆中钾、钠、氯和各种蛋白等有机成分只占8%~10%,其余90%~92%的成分是水。根据我国有关法规规定,献血浆者献一次机采单位的血浆,总量不超过580毫升(含抗凝剂),其中绝大部分为水。科学研究证实,人体本身具有很强的调节功能,献浆后一般在48小时内(不超过72小时)血容量就会得到恢复。   据介绍,国际上对献浆员每次供浆量及供浆间隔并无统一规定。韩国、法国、意大利等国规定,每次采集献血浆者的血浆量最多为650毫升,两次采集血浆时间间隔最少为2周;日本、澳洲、西班牙、德国等国规定,献浆员可每周献一次,最多为600毫升~650毫升;美国规定,献浆者可1周献浆2次,采浆量根据献浆者的体重而定,在690毫升~800毫升之间。相比之下,我国的规定更严格一些:每次采集供血浆者的血浆量不得超过580毫升,严禁超量采集血浆;两次供血浆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4天,严禁频繁采集血浆。   朱威表示,献血浆前要做严格的身体检查和化验,合格者方能献浆。“献浆后,有人可能有短期头晕等反应,很正常,休息一会儿,多喝点水,很快就会好的。”   误区三:献血浆会染上疾病   “单采血浆,在把血液经过离心机分离出血浆成分后,需要再把其余的成分还输到体内,这个过程会增加感染疾病的风险。万一哪个环节出错给你带进点儿艾滋病病毒,你就哭去吧。”“献血浆能救人,献爱心的同时还能增加点收入,利人利己。但我就是怕染上传染病,所以迟迟没有行动。”有网友如此表示。   “很多人担心献血浆会染上疾病,是受上个世纪90年代中前期国内个别地区出现的艾滋病村的影响。”朱威说,必须认识到,事件的发生有特定历史条件,是在缺少有效监管的情况下,或者没有按国家规定执行严格血液检测所致。《血液制品管理条例》于1996年颁布实施后,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单采血浆管理不断加强,单采血浆的安全有了充分保障。“现在的单采血浆管理,无论硬件还是软件,跟过去都不可同日而语。”   据介绍,我国对浆站设置有一套严格的标准,选址、内部结构等必须符合相关要求。单采血浆站必须使用单采血浆机械采集血浆,严禁手工采集。机采血浆能一次性连续完成单采浆中的各个操作,即一次完成采血、抗凝剂混匀、离心(或膜滤)、分离血浆和血细胞、加置换用的生理盐水,将血细胞回输给献浆员等程序。采浆机使用的一次性耗材(如离心杯,膜杯及导管、针头、血浆袋等)必须采用经国家检验合格的正规产品,严禁共用、混用,用毕要浸泡、消毒、毁形,严禁回收重复使用。   浆站必须对申请献浆者进行健康检查和血样化验。合格者,核对身份证后,要报所在地的县级卫生部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在本省和相邻省内进行献血浆者信息检索,确认未在其他单采血浆站登记,然后将信息反馈,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再发给《供血浆证》。按规定,单采血浆站应建立献浆员管理档案和身份识别系统,记录其献浆情况、健康检查情况等。   严格管理既保证了血液制品的安全,也保护了献浆者的安全。   “近10年来,我国还未报告过因献血浆而感染疾病的例子。”朱威说。

来源:贵州泰邦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血站与单采血浆站混淆,让无偿献血机构饱受诟病
我国《献血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无偿献血的血液必须用于临床,不得买卖。”血站、医疗机构若将无偿献血的血液出售,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然而,现实中许多人混淆了血站的概念,将血站与单采血浆站划上了等号。单采血浆站是由血液制品生产企业设置,完全以盈利为目的,通过购买卖血液采集血浆,供企业制作白蛋白、丙种球蛋白等血液制品,不能作临床输血使用;而血站则是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机构,是各地设立的非营利性的公益医疗机构。此前许多报道披露的“卖血村”等现象,大多指的是单采血浆站所发生的行为,而不是各地血站发生的情况。在推行无偿献血制度后,相关部门对血站的宣传工作做得并不够,使得人们对无偿献血抱迟疑态度。此外,一些“血托”假借献血之名,利用无偿献血制度的漏洞,以高价将血液卖给病患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公众对无偿献血的质疑。
版权声明:中国网络电视台原创策划,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中国中央电视台 中国网络电视台
http://news.cntv.cn/special/uncommon/11/0802/index.shtml

参看:无偿献血与无偿用血

大蒜蒜薹tai蒜苔蒜毫蒜心蒜莛ting garlic shoot Allium sativum

大蒜蒜薹tai蒜苔蒜毫蒜心蒜莛ting garlic shoot Allium sativum

蒜薹tai,抽薹大蒜中抽出的花茎,但应该大多人不会写而误作蒜苔。
在山西晋中祁县方言中,蒜薹叫做蒜莛ting(不是莚yan)。这个就不用说误写了,多数人压根就不知道有这种说法。搜索几种可能的错字蒜停、蒜廷、蒜听、蒜厅和蒜庭,结果还不如正确用法多。

网上蒜莛的原始来源也少,可以找到两个。可见人们对它的用法并不多知。

莫言的小说《丰乳肥臀》 中:“六个妹妹,紧紧地围着她,互相搂抱着,像六个蒜瓣儿围绕着一根蒜莛。”

网名lzk流水欢歌的刘忠魁老先生写的一首散曲《双调.行香子 棚情》 
热也难行,冷也难行,暖棚青青果蔬荣。
繁茂秀朗,多彩丰盈。赏瓜花,瞧蒜莛,赞棚情。
@ 2012-02-05 20:55:33

也有地方把她叫做蒜心、蒜毫。但如同大豆、黄豆和蚕豆叫法的混乱(有不少地方把蚕豆叫大豆),蒜薹亦如此,有的地方会叫她做蒜苗。
英语则应该一般叫做garlic shoot,拉丁学名则为Allium sativum。

薹tái:蒜、韭、油菜等长出的花莛。 via 汉典
莛tíng:草本植物的茎:麦~儿。油菜~儿。 via 汉典
莚yán 〔~蔓〕蔓延,如“风连~~于兰皋。”

蒜薹 galic bolt,又称蒜毫,是从抽薹大蒜中抽出的花茎,人们喜欢吃的蔬菜之一,常被误写作“蒜苔”。蒜薹在我国分布广泛,南北各地均有种植,是我国目前蔬菜冷藏业中贮量最大、贮期最长的蔬菜品种之一。东北地区有蒜毫的叫法;北方以及华东(江苏淮安地区)有些地方也叫蒜苗。 via 百度百科

蒜薹:即大蒜的花薹,包括花茎(薹茎)和总苞(薹苞)两部分。薹苞是大蒜花茎顶端的总苞,内含发育不全的花序。via 互动百科

葫:大蒜的别称。fr.汉典

蒜,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味辛辣,古称葫,又称葫蒜。以其鳞茎、蒜薹、幼株供食用。蒜分为大蒜、小蒜两种。中国原产有小蒜,蒜瓣较小,大蒜原产于欧洲南部和中亚,最早在古埃及、古罗马、古希腊等地中海沿岸国家栽培,汉代由张骞从西域引入中国陕西关中地区,后遍及全国。中国是世界上大蒜栽培面积和产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百度百科

小蒜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AlliumnipponiumFranch. 的全株,又名山蒜、野蒜  小蒜。可炒食腌渍。by 百度百科

大蒜,多年生草本植物,百合科葱属。地下鳞茎分瓣,按皮色不同分为紫皮种和白皮种。辛辣,有刺激性气味,可食用或供调味,亦可入药。大蒜种西汉时从西域传入我国,经人工栽培繁育深受大众喜食。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百合目
科:     百合科
属:     葱属

蒜头大蒜蒜苗蒜薹混乱的叫法 via 中文维基百科
“蒜头”多数人也会称为“大蒜”。将其种在土壤中或浅水中,刚开始会长出有些像小葱的绿色的嫩苗,有的地区将此嫩苗也称为“大蒜”,但也有很多地区将此绿苗称为“蒜苗”,还有地区称此嫩苗为“葱花”(如山东)。蒜头继续生长到开花期,会长出较硬的花柄托住上面的花,有的地区称此花柄为“蒜苗”,但很多地区称此花柄为“蒜薹”。
上面的三种形态,在不同地区的称呼是很混乱的。
北京附近的叫法:①“蒜头”→ ②“大蒜”或“青蒜”(嫩苗)→ ③“蒜苗”(花柄)。
东北、河南、江西、四川等地的叫法:①“蒜头”或“大蒜”→ ②“蒜苗”→ ③“蒜薹”。(此说法分布地区似乎较为广泛。)
湖北的叫法:①“蒜头”或“大蒜”→ ②“小葱”→ ③“蒜苗”或“蒜薹”。

Garlic shoots are the seed head and stalk that emerge in early June from garlic plants. It can be used to prepare various garlic shoot dishes, Stir-fry Garlic Shoot with Button Mushroom is one of them.
蒜薹来自植物蒜的种子头和茎,出现在六月。它能用来准备不同的蒜薹食物,爆炒蒜薹和白蘑菇是其中之一。

Allium sativum, commonly known as garlic, is a species in the onion genus, Allium. Its close relatives include the onion, shallot, leek, chive,[1] and rakkyo.[2] Dating back over 6,000 years, garlic is native to central Asia,[3] and has long been a staple in the Mediterranean region, as well as a frequent seasoning in Asia, Africa, and Europe. It was known to Ancient Egyptians, and has been used throughout its history for both culinary and medicinal purposes.[4]
拉丁学名Allium sativum,通常叫做大蒜,是一种葱属植物。它近亲包括洋葱、大葱、韭菜、细香葱和Rakkyo.上溯到6000年前,蒜是原产于中亚,在地中海地区有很长时间是一个大宗商品,也是一种惯用的调味品在亚洲、非洲和欧洲。它对古埃及是闻名的,曾经贯穿于它的历史用作烹调和医疗。 via Wikipedia

时间:2012-06-07 下午8:46:00 标签: 方言, 生物, 知识
2014-01-20 21:41:44 Migrated From Blogger

植物命名用拉丁词Sativum:栽培的

中文Internet基本没有有关Sativum的网页。在一个wikipedia词条看到个介绍才知,原来是个拉丁词汇。

记忆中,生物规范学名,都是采用拉丁语的。

为何中文互联网会少有这样的信息,meThink:
1.本来知道的就少
2.知道的人,既然都接触到这了,也就不会输出中文的信息,而是英文的。

Sativum, a Latin word meaning cultivated, may refer to:
拉丁词Sativum,意义为“栽培的”,可能指:
Allium sativum, the garlic 大蒜
Coriandrum sativum, coriander 芫荽,胡荽或香菜
Hordeum sativum, barley 大麦
Lepidium sativum, garden cress 水芹
Origanum sativum, Brazilian oregano 巴西牛至
Pisum sativum, the pea 豌豆
Ribes sativum, the whitecurrant  茶藨子 via Wikipedia

时间:2012-06-07 下午8:40:00 标签: think, 国外, 文化
2014-01-20 21:38:55 Migrated From Blogger

全世界各国家语言缩写代码 中文英语当地语言对照表

1.许多语言的缩写代码不是英文的缩写,而是由其原语言缩写的。
e.g. 德语de 希腊语el  西班牙语es
2.阿拉伯语(Arabic)、波斯语(Farsi)和希伯来语(Hebrew)是从右往左的。在Gmail帮助文件中,说乌尔都语(Urdu)亦如此。

当地语言 英语 中文 缩写代码
中文 Chinese 中文 zh
العربية Arabic 阿拉伯语 ar
Català Catalan 加泰罗尼亚语 ca
Mìng-dĕ̤ng-ngṳ̄ Min Dong 闽东语 cdo
Česky Czech 捷克语 cs
Cymraeg Cyprus 塞浦路斯 cy
Dansk danish 丹麦语 da
Deutsch German 德语 de
Ελληνικά Greek 希腊语 el
English English 英语 en
Esperanto Esperanto 世界语 eo
Español Spanish 西班牙语 es
Euskara Basque 巴斯克语 eu
فارسی farsi 波斯语 fa
Suomi Finnish 芬兰语 fi
Français French 法语 fr
Galego Galego‎ 加里西亚语 gl
עברית Hebrew 希伯来语 he
Hrvatski Croatian 克罗地亚语 hr
Magyar Hungarian 匈牙利语 hu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Indonesia‎ 印尼语 id
Italiano Italy 意大利语 it
日本語 Japanese 日语 ja
ქართული Kartuli‎ 格鲁吉亚 ka
한국어 Korean 朝鲜语 ko
Lietuvių Lithuanian 立陶宛语 lt
Македонски Macedonian 马其顿语 mk
മലയാളം Aramaic 马拉亚拉姆语 ml
Bahasa Melayu Malaysia 马来西亚语 ms
Nederlands Dutch 荷兰语 nl
‪Norsk (bokmål)‬ Norwegian 挪威语 no
Polski polish 波兰语 pl
Português Portugal 葡萄牙语 pt
Română Romanian 罗马尼亚语 ro
Русский Russian 俄语 ru
Simple English     simple
Slovenščina Slovenian 斯洛文尼亚语 sl
Svenska Swedish 瑞典语 sv
தமிழ் Tamil 泰米尔语 ta
ไทย Thai 泰语 th
Tagalog Tagalog 塔加洛语 tl
Türkçe Turkish 土耳其语 tr
Українська Ukrainian 乌克兰语 uk
Tiếng Việt Vietnamese 越南语 vi
Vahcuengh Zhuang

壮语

za
文言

classical Chinese

文言 zh-classical
粵語 Cantonese 粤语 zh-yue

Google文档下载地址: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ccc?key=0Al-VJwuStD6_dDNqNGZhRkJMZUg0b2dUTlREamV1TlE

2014-01-19 12:30:39 Migrated From Blogger

Google地图搜索度分秒经纬度坐标格式

在ACDsee中查看到的ExiF的GPS信息路,经纬度表示格式如下:

GSP 纬度参照      北纬
GPS 纬度          37, 20′ 8.1351"
GSP 经度参照      东经
GPS 经度          112, 28′

当把这种格式的经纬度输入Google地图查询时,是查不到结果的。提示:

无法获悉这一地点 37, 20′ 8.1351" ,112, t28′ 1.689"
建议:
请确保所有城市、街道和地点名称无错别字。
请确保您的地址包含省、自治区、市、县、乡镇的名称。
试试去掉街道和街号后面过于冗长的部分。

起初我以为,必须把经纬度表示从度分秒转换为小数的度。为此还查了许多关于坐标的知识。这样也确实可行,但很麻烦。

结果今天在Google地图帮助中偶然地发现,原来"度分秒"、"度+小数分"、"小数度"格式的坐标,都可以直接搜索。但关键是,坐标书写要有一定格式:
“您可以利用 Google 地图搜索各种不同类型的地点,具体取决于您所在的位置。
坐标(例如:+38° 34′ 24.00", -109° 32′ 57.00")” 来源

即搜索度分秒格式的坐标,书写需要标清 ° ‘ "
其次,前面纬度后面经度,南纬西经加负号,中间可用逗号或者空格分隔。

不过Google Maps坐标默认使用小数度数
了解Google地图上的坐标
在地图上显示某个地方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巴塞罗那圣家大教堂的维度和经度可以表示为:
度分秒:41° 24′ 12.1674", 2° 10′ 26.508"
度和十进制分:41 24.2028, 2 10.4418
小数度数:41.40338, 2.17403
Google 地图坐标采用小数度数来表示,这与最常用的地理信息系统的表示法一致。 链接

时间:2012-06-01 下午1:26:00 标签: google, IT, 地图
2014-01-17 19:35:48 Migrated From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