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一坛子雨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5563407/answer/1046223494)处看到了报告的PDF文件原版地址,可以复制粘贴,非常好。传统媒体与自媒体,我就没见个发文字版的,网上到处传的都是截图,不便地很。
《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联合考察报告》发布
发布时间: 2020-02-29 来源: 疾病预防控制局
http://www.nhc.gov.cn/jkj/s3578/202002/87fd92510d094e4b9bad597608f5cc2c.shtml
报告全文PDF文字可复制地址(奇怪下载后WPS却不可复制、PDF转Word还得花钱):
http://www.nhc.gov.cn/jkj/s3578/202002/87fd92510d094e4b9bad597608f5cc2c/files/e73a238d8eff45d5ab855fa078f4c0dd.pdf
时间有限,我只选择性地看了这59页长报告中的部分,我的一些总结:
- 总体而言,世卫组织在报告中仍旧如2020年2月24日晚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一般,高度肯定中国战疫方法“中国采取了历史上最勇敢、最灵活、最积极的防控措施,估计中国采取的政府主导的全社会防控措施成功避免或至少预防了全国范围内数十万病例的发生”,称其是“唯一能够阻断或最大程度降低新冠病毒传播的措施”,并建议有输入性新冠肺炎病例及/或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国家,“立即启动最高级别国家应急处置方案,确保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采取所有必要的非药物性干预措施,阻断疫情传播”,也即采用中国方法防控疫情。
- 对公众建议仍旧绝口不提戴口罩,只说“立即采取并落实最为严格的预防措施,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这我可以理解,它针对的公众是健康人,健康人不必戴口罩,但它不会管病人会不会戴上口罩。而且它得考虑欧美现在根本买不到口罩,有也得先紧着医护人员用。
- 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把中国方法叫做综合性非药物性干预措施,之前新闻发布会是叫古老的围堵方式。
- 世卫组织几乎已经在苦口婆心地劝其它国家长点心,学习中国经验,但我觉得没什么用,各国不亲身体会新冠之可怕,就不会动起来,除非爆的国家越来越多。
“世界各国必须正确认识并积极回应这一事实,即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正在快速改变和不断降低” - 有一点令人印象深刻,网上有人讲,中国战疫方法其实暴露了中国国家设计中的一大特质,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直就是为了打战而设计的,如遇战时,可快速地全国紧急动员,比之于民主国家,几乎可瞬间完成平时模式转为战时模式。
- “新冠肺炎的人际传播主要在家庭中发生、1%-5%的密切接触者后来被实验室诊断为新冠肺炎病例” 好多人解读此一说法为重点在家庭传播,我不以为然。密接人员1-5%的确诊率已经了不得了,因为它人传人会指数级增长,1-5%的回到家或是到聚集人群时,就会发生大量传染,
- 儿童中的传播活跃度有限
- “国际社会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还尚未准备好去组织实施已经被中国证明了的唯一能够阻断或最大程度降低新冠病毒传播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开展积极主动监测,迅速发现并立即诊断、隔离病例,严格追踪并隔离密切接触者,引导民众理解并接受上述措施。”
- “贯彻落实上述举措并确保其实施效果,不仅需要高层迅速做出决策,公共卫生体系全面启动,还需要整个社会充分参与。新型冠状病毒如果不受控制地持续在社区传播,可能造成重大风险和严重损害,而采取综合性非药物性干预措施能够为研制疫苗及验证治疗方法争取到数周和数月时间。”
- “全球和各国的应对方案往往对非药物性干预措施态度模糊。为减少新冠肺炎发病和死亡,短期内采取的应对方案就是积极采取非药物性干预措施,而充分落实这些措施就需要:快速发现并隔离病例,严格实施密切接触者追踪、医学观察和隔离,以及相关人群和社区的直接参与。”
参看: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2月24日晚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外方组长布鲁斯•艾尔沃德发言内容
方舟子土摩托批评世卫组织专家高度评价赞美中国方法应对新冠病毒疫情及媒体皆不可信唯一可能有效药物瑞德西韦迷雾 2020/02/28
https://www.xuexx.com/archives/11631
以下只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的摘录,看原文请找上边链接。
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联合考察报告
2020年2月16-24日
一、考察组
(一)目标和目的
(二)成员组成和工作方法
二、主要发现
(一)病毒
(二)疫情爆发
根据上述流行曲线、已发表文献以及本次湖北武汉、广东(深圳和广州)、四川(成都)和北京的现场考察,考察组得到以下流行病学考察结果:
1.人口学特征
截至2月20日,在报告的55,924例实验室确诊病例中,年龄中位数为51岁(年龄范围2天-100岁;四分位间距39-63岁),大多数病例(77.8%)介于30–69岁之间。其中,51.1%为男性,来自湖北的病例占77%,农民或体力劳动者占21.6%。
4.家庭传播
在中国,新冠肺炎的人际传播主要在家庭中发生。联合考察组从聚集性病例调查和一些家庭传播案例研究中获得了一些省份家庭成员间持续传播的详细信息。广东和四川省报告的344起聚集性病例中共涉及1308例病例(两省总病例数为1836例),其中大多数(78%-85%)聚集性病例发生在家庭成员中。家庭成员内传播的研究正在进行中,但广东的初步研究结果估计家庭成员二代续发率约为3-10%。
5.密切接触者追踪
中国采取了坚决果断的措施对新冠肺炎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进行确认和追踪。例如,武汉有超过1800个流行病学调查小组,每组至少5人,每天对成千上万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正是通过艰苦卓绝的工作,使得确认的密切接触者中绝大多数都被追踪到并完成了医学观察。1%-5%的密切接触者后来被实验室诊断为新冠肺炎病例。例如:
截至2月17日,在深圳市2842名已确认的密切接触者中,已追踪到2842人(100%),其中2240人(72%)结束了医学观察。在密切接触者中,88人(2.8%)后来被确认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
截至2月17日,在四川省25493名已确认的密切接触者中,已追踪到25347人(99%),其中23178人(91%)结束了医学观察。在密切接触者中,0.9%的人后来被确认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
截至2月20日,在广东省9939名已确认的密切接触者中,已追踪到9939人(100%),其中7765人(78%)结束了医学观察。在密切接触者中,479人(4.8%)后来被确认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
7.易感性
由于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种新发现的病原体,人群普遍缺乏免疫力。根据目前在中国观察到的流行病学特征,几乎人人易感,尽管可能存在易感性增加的危险因素,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明确感染后是否具有免疫力。
(三)传播动力学
4.特殊场所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感染——联合考察组讨论了所考察的所有地点的院感情况。截至2020年2月20日,全国476家医院报告了2055起医务人员感染新冠肺炎实验室确诊病例,大多数(88%)来自湖北。联合考察组获悉,大多数医务人员感染是发生在武汉疫情暴发早期,当时应对这种新疾病的物资和经验较为缺乏。湖北以外地区的医务人员感染很少见(246例,全国医务人员感染总数2055例),流调显示大多数病例有家庭确诊病例暴露史。
(四)症状、体征、疾病进程和严重程度
(五)中国的应对措施
武汉新冠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国家应急响应,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习主席亲自指挥、亲自部署防控工作,明确要求防控新冠病毒疫情是当前各级政府的首要任务,李总理任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和全国各省(区、市)各项防控工作,并第一时间亲赴武汉现场考察指导,孙春兰副总理驻武汉前线指挥部亲自领导和协调一线防控工作。
全国防控工作由前期在武汉等湖北重点地区快速上升到当前全国疫情的全面控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两个重要事件可以作为三阶段的分期标志:一是2020年1月20日新冠肺炎纳入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和国境卫生检疫传染病,标志着由前期的局部防控进入到依法全面采取各项控制措施的转变;二是2020年2月8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切实加强疫情科学防控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标志着中国防控工作进入疫情防控与全面恢复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统筹兼顾阶段。
第一阶段,围绕武汉等湖北省重点地区防输出、全国其它地区防输入的防控目的,以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预防扩散为主要策略,采取启动响应和多部门联防联控,关闭市场,确定病原体,1月3日向世卫组织通报疫情,1月10日分享了毒株全基因组序列,制定下发诊疗、监测、流调、密切接触者管理和实验室检测方案,开展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研发检测试剂盒,严格野生动物和活禽市场监管等防控措施。
第二阶段,围绕降低流行强度,缓疫削峰的防控目的,在武汉等湖北省重点地区以积极救治,减少死亡,外防输出为主要策略,在全国其他地区以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群防群控为主要策略;在全国关闭了野生动物市场,隔离了野生动物繁育养殖设施;1月20日将新冠肺炎纳入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和国境卫生检疫传染病,实行体温监测和健康申报制度,采取依法监测与交通场站检疫;1月23日武汉实行严格限制交通的措施;完善诊疗和防控技术方案,强化病例隔离救治。
全面落实“四早”、“四集中”,确保应治尽治,对密接和重点地区人员隔离医学观察;实施延长春节假期、交通管制、控制运能的措施,减少人员流动,取消人群聚集性活动;动态发布疫情和防控信息,加强公众风险沟通和健康宣教;统筹调配医疗物资,新建医院,启用储备床位和征用相应场所,确保应收尽收;生活物资保供稳价,维护社会平稳运行等综合性防控措施。
第三阶段,围绕减少聚集性疫情,彻底控制疾病流行,统筹兼顾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全国范围内以统一指挥,分类指导,科学循证,精准施策为主要策略,其中,在武汉等湖北省重点地区突出“救治”和“阻断”,强调继续做实做细上一阶段应检尽检、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等各项措施。采取以风险为导向的地域差异化防控措施,强化流行病学调查、病例管理和高危场所聚集性疫情防控。
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强密切接触者和重点人群管理;出台医保支付、异地结算、财政兜底的医保政策;全国对口支援武汉等湖北省重点地区,迅速遏制疾病流行;完善开学前准备工作,分类分批有序复工复产,开展点对点、一站式务工人员返岗健康和保障服务,全面恢复社会正常运行;普及防病知识,提高公众健康素养和技能;全面开展检测、药物、疫苗、疾病谱、溯源等应急科研攻关。
三、评估
联合考察组根据考察组在中国的工作情况和全球应对新冠肺炎的了解得出4个主要结论,并从5个主要方面对全球和中国正在采取的应对措施提出建议。
(一)中国的应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
1.面对这种前所未知的病毒,中国采取了历史上最勇敢、最灵活、最积极的防控措施。疫情之初,基于围堵策略的防控措施是在全国范围广泛开展体温检测、佩戴口罩与洗手消毒等。随着疫情的发展和对疾病认识的深化,采取了更加科学、基于风险评估的防控措施,各省、县甚至社区根据各自特点、机构能力以及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情况,采取了更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在防控策略基本原则保持不变的基础上,根据对新型冠状病毒、新冠肺炎以及防控措施的新认识,不断完善具体措施,尽可能迅速地遏制病毒传播。中国科学家和公共卫生专家迅速分离了致病病毒,建立了诊断方法,确定了传播途径和潜伏期等关键传播参数,为中国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基础,为应急响应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令人瞩目的是,在所考察的每一个机构都能够强有力地落实防控措施;不折不扣提升关键措施效果,例如不断提高病例检测、隔离及早期治疗的速度;积极利用前沿科技促进防控措施的创新,比如将常规医疗和教学工作转移到在线医疗平台、使用5G平台支持农村地区的防控工作。
2.面对共同威胁时,中国人民凝聚共识团结行动,才使防控措施得以全面有效的实施。每个省、每个城市在社区层面都团结一致,帮助和支持脆弱人群及社区。尽管本地区也同样发生了疫情,但各省市仍不断地向湖北省和武汉市派遣了数以万计的医务人员,并支援了大量宝贵的个人防护用品。
在个人层面,面对此次疫情中国人民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和信念。他们接受并坚持了最严厉的遏制措施——无论是暂停公众集会、长达月余的居家,还是禁止旅行。在中国各地为期9天的实地考察中,考察组与社区工作人员、一线医务人员、顶级的科学家以及省长和市长进行了坦诚的交流,他们表现出的真诚和奉献精神深深地感动了联合考察组所有成员。
3.中国采取的果敢措施有效遏制了这一新的呼吸道病原体的迅速蔓延,改变了疫情快速扩散流行的危险进程。一个特别令人信服的统计数字是,在先遣组工作的第一天,中国报告了2478例新增确诊病例,而两周后考察任务的最后一天,中国报告了409例新增确诊病例。这充分表明全国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下降是令人信服的。
另外有几组数据也支持这一结论,包括发热门诊就诊人数的急剧下降、治愈患者出院后空出的床位可用于收治新患者、以及因病人数量减少以至于临床实验难以招募足够的新病人等。联合考察组对各省的粗发病率进行了比较,估计中国采取的政府主导的全社会防控措施成功避免或至少预防了全国范围内数十万病例的发生。中国新冠肺炎疫情的下降显著地保护了国际安全,构建起了防止疾病国际传播强有力的第一道防线。然而,中国和中国人民为遏制疫情的暴发付出了巨大的生命和物质代价。
在充分肯定中国防控工作成绩的同时,也发现在公共卫生应急反应能力领域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包括消除阻碍及时开展早期预警和快速应对;短时间内大幅扩容隔离和救治能力;优化医疗机构一线医务人员防护;加强关键优先的科研领域协同合作;促进与国际社会共享关键数据等。
4.中国在努力遏制疫情传播的同时,正在逐步恢复经济、教育和社会等各部门的日常服务和生产活动。中国也正在采取基于科学、风险研判和分层分级的防控策略,以便限制性策略解除时,能迅速应对和处置再次出现的新发病例或聚集性疫情。
尽管病例数在下降,考察组所到的省、市和社区都正在加速扩大对救治床位和公共卫生能力的投入,而且有必要持续加大投入力度。目前全国各地仍有5万名患者在接受治疗。考察组了解到中国在这次危机中迅速积累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因此,联合考察组赞同中国对当前形势的判断,并认为随着认知、经验和能力的提高,中国采取针对性强的可持续的应对策略,如病例的迅速发现, 关键防控措施的快速启动,高层领导直接领导以及社区层面的广泛参与,中国绝大部分省市能够很快的处置任何再发新冠肺炎病例。
中国正在努力恢复正常的社会和经济活动,世界各国必须正确认识并积极回应这一事实,即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正在快速改变和不断降低。中国需要迅速恢复与世界的正常联系,其生产力和经济的恢复对中国自身和世界都至关重要。世界各国都迫切需要了解和利用中国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的经验,充分认识到其为全球应对行动带来的实际贡献。随着中国境外新冠疫情形势的不断升级,目前更为紧迫的是,所有国家都应立即并且不断重新评估任何超出《国际卫生条例》新冠病毒应急委员会向各国提出的与中国相关的旅行和/或贸易限制。
(二)全球应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
1.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新出现的病原体,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在任何环境下都会对公共卫生问题及经济社会影响。它既不是SARS,也不是流感,仅根据已知的这两种病原体来构建对病毒的认识并制定防控措施存在风险,尚不足以阻止传播、减少疾病、挽救生命。
新型冠状病毒具备独有特征。例如,与流感相比,其在儿童中的传播活跃度有限,其临床表现也与SARS不尽相同。虽然上述结论仅基于有限数据,但在中国各地不同环境条件下,通过严格采取综合性非药物性干预措施阻断人传人已经发挥了作用,并取得了效果。新型冠状病毒极强的传播力、导致高危人群死亡的不确定性、以及对社会经济秩序破坏力,是人类冠状病毒中非比寻常的。如果要应对,必须假定全球人口均是易感人群。此外,目前还不清楚新型冠状病毒的动物来源,因此已发生疫情的地区必须考虑病毒复发的风险。
随着对病毒认识的不断深入,我们应像中国那样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能够迅速调整应对措施和方案。这对于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来说是一项非凡的成就。
2.中国采取了坚定有力的综合性非药物性干预措施,非常有效地切断病毒传播途径,为全球应对新冠肺炎提供了重要经验。尽管湖北其他地区已经发生了社区传播,其他有输入病例的省份也多有家庭聚集性疫情,但中国采取的这些独特且史无前例的措施彻底扭转了湖北和其他地区不断升级的疫情形势。
虽然中国各地暴发疫情的时间相对接近,但中国从北到南,从大城市到偏远地区,不同环境和场所的传播特点各不相同。然而,中国迅速调整防控措施表明,不同情况下都有可能成功实施防控措施。
中国的经验证明,确定新冠病毒后,积极的准备措施和快速应对十分有效。在地方开展全面风险评估,利用差异化的风险控制策略,管理无病例、散发病例、聚集性病例乃至社区传播等不同类型地区也取得了明显成效。这种策略对于确保控制措施落实的可持续性,尽量减少对社会经济影响都至关重要。
3.国际社会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还尚未准备好去组织实施已经被中国证明了的唯一能够阻断或最大程度降低新冠病毒传播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开展积极主动监测,迅速发现并立即诊断、隔离病例,严格追踪并隔离密切接触者,引导民众理解并接受上述措施。
贯彻落实上述举措并确保其实施效果,不仅需要高层迅速做出决策,公共卫生体系全面启动,还需要整个社会充分参与。新型冠状病毒如果不受控制地持续在社区传播,可能造成重大风险和严重损害,而采取综合性非药物性干预措施能够为研制疫苗及验证治疗方法争取到数周和数月时间。此外,目前中国以外的新发病例大都出现在中高收入国家,这些国家均承诺严格采取―非药物性干预措施‖减缓传播,这对于建立其保护卫生体系及应对能力较差的低收入国家的第二道防线至关重要。
通过全面实施这些措施而获得的时间——即使只有几天或几周——在最终减少新冠肺炎致病和死亡方面都十分宝贵。中国在发现病毒后短短7周内,开展的科学研究在知识、方法和工具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4.必须充分利用通过实施遏制新冠肺炎措施所争取的时间,更加有效地提高全球应对疫情能力,尽快推出能够遏制病毒传播的具体工具。
新型冠状病毒正以惊人的速度蔓延,新冠肺炎在任何环境中暴发都将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已有证据充分显示,综合性非药物性干预措施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减少甚至阻断传播。然而,全球和各国的应对方案往往对非药物性干预措施态度模糊。为减少新冠肺炎发病和死亡,短期内采取的应对方案就是积极采取非药物性干预措施,而充分落实这些措施就需要:快速发现并隔离病例,严格实施密切接触者追踪、医学观察和隔离,以及相关人群和社区的直接参与。
中国及全球各国都在开展大量新冠肺炎研究,相关科研项目和产品研发工作也正在进行,这值得鼓励和支持。但是,大量的研究项目需要优化,否则将有可能消耗研究者的精力和资源,而优化能够将研究成果时间表缩短宝贵的几周或几个月。新冠肺炎防控的紧迫形势要求必须优先开展诊断,治疗和疫苗领域的研究工作。
同样,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起源、疾病自然史以及病毒传播动力学方面的研究选题已经很多。然而,政策决策者很难在处置疫情和挽救生命的紧迫性与众多研究中取得适当的平衡。因此,应当优先选择保障与关键知识局限性相关的研究项目,而弥补这样的知识差距可以迅速对处置疫情产生很大的直接影响。建议优先开展家庭、机构和社区内聚集性传播危险因素研究,基于已有的呼吸系统疾病监测系统的人群新冠肺炎抽样监测,不同年龄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病例系列分析以及聚集性病例调查等。
四、主要建议
(一)对中国的建议
1.考虑经济活动恢复、旅行限制逐渐解除、学校重新开学带来新出现病例和聚集性病例的风险,应继续维持基于各地风险评估的程度适当的应急管理方案;
2.密切监测,分阶段有序解除限制措施,先复工和返程、然后复学,直至最终取消其他限制措施;
3.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协调公共卫生部门(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机构和社区联动机制,持续保持警惕,随时遏制疫情反弹;
4.重点开展应急响应和风险管理决策相关研究,识别家庭、机构、医院和社区传播的危险因素,不同年龄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尽快在武汉开展新冠肺炎动物疫源综合性调查,开展集中研究项目,快速确定最有效的诊断和血清学检测方法,测试现有抗病毒药物和各类疫苗载体,中国应该参与多国试验项目;
5.中国作为对新冠肺炎了解最多的国家,应持续系统的实时分享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结果与经验,帮助全球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二)对有输入性新冠肺炎病例及/或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国家的建议
1.立即启动最高级别国家应急处置方案,确保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采取所有必要的非药物性干预措施,阻断疫情传播;
2.优先进行彻底的病例筛查和检测,耐心细致做好接触者追踪调查,严格隔离密切接触者;
3.大力开展疫情防治宣传,让公众充分认识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性,并发挥公众力量,阻止疫情传播;
4.立即扩大监测范围,以尽快发现新冠肺炎传播链;方法包括对所有非典型性肺炎症状患者进行新冠病毒检测,对上呼吸道疾病患者进行新冠病毒筛查和近期可能有新冠肺炎患者暴露史人员筛查,并在现有监测系统增加新冠病毒检测(如流感样病例和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系统),
5.制定多部门联合情景规划并模拟演练,根据需要采取更严格的措施阻断传播链(例如暂停大型集会和关闭学校和工作场所)。
(三)对尚未受疫情影响国家的建议
1.做好随时启动最高级别应急响应机制的准备,动员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应对可能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
2.根据对采用非药物性干预措施阻断新冠肺炎传播有效性最新认识,迅速调整国家应急处置方案,将新冠肺炎快速检测、大规模病例隔离和呼吸机设备等救治能力、严格追踪和管理接触者纳入国家应急处置方案和能力建设当中;
3.立即加强对新冠肺炎的监测,快速检测对阻断传播至关重要,考虑对所有非典型的肺炎症状患者进行新冠肺炎病毒检测,并将新冠肺炎病毒检测纳入现有流感监测系统;4.立即在所有医疗机构门急诊和发热门诊实施最为严格的防控措施,这些是新冠肺炎病例最有可能输入的区域;
5.迅速评估公众对新冠肺炎的认知,并据此立即调整国家健康促进材料和活动,确定与媒体沟通的临床权威专家。
(四)对公众的建议
1.认识到新冠肺炎是一种全新出现的令人关注的传染性疾病,但只要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疫情暴发就可以得到控制,患者大都能够康复;
2.立即采取并落实最为严格的预防措施,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3.时时关注新冠肺炎及其体征和症状(如发热、干咳)的最新信息,各国会根据疫情发展不断调整应对策略;
4.人人做好准备,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中来,严格保持社交距离,努力帮助老年人等高危人群。
(五)对国际社会的建议
1.认识到各国之间真正的团结与合作对于解决新冠肺炎的共同威胁至关重要并落实这一原则;
2.根据《国际卫生条例》的要求迅速共享信息,包括输入病例的详细信息,促进各国追踪接触者并告知防控措施;
3.识别新冠肺炎感染的国家疫情快速变化的风险特征,持续监测疫情暴发趋势和控制能力,重新评估严重干扰国际旅行和贸易的其他卫生措施。
附:
2月29日,《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联合考察报告》发布。
世卫报告说明 新冠病毒的这些问题还没搞清楚
2020-03-04 10:36:56 来源: 新京报
鉴于人类新冠病毒与蝙蝠RaTG13-CoV之间存在1100单核苷酸以上的差异,RaTG13-CoV不太可能是新冠病毒的直接来源。同样原因,穿山甲作为中间宿主也广受质疑。
平均潜伏期为5.01(95%CI:4.31~5.69)天;平均世代间隔为6.03(95%CI:5.20~6.91)天。3种方法估计的R0分别为3.74(95%CI:3.63~3.87),3.16(95%CI:2.90~3.43)和3.91(95%CI:3.71~4.11)。
R0基本再生数(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是决定传染病内在传播率的最重要参数,是指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全部是易感人群的环境中,平均一个患者可以传染的人数。
R0基本再生数(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是决定传染病内在传播率的最重要参数,是指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全部是易感人群的环境中,平均一个患者可以传染的人数。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菁华等人通过指数增长方法得出,湖北省R0的值为3.49(95%CI:3.42~3.58);采取封城控制手段期间,估算R0值为2.95(95%CI:2.86~3.03)。
病毒的特性喜冷怕热。对病毒而言,温度越低越有利,温度越高越不利。从发病规律来看,头一年的10月至第二年的4月,是人和动物感染病毒性疾病的高发时节。
北工大应用文理学院诸葛昌菁等人建模分析,湖北疫情结束日期集中于3月中旬,特别是天门、恩施、荆州、鄂州,疫情要到3月底才能彻底结束。由于前期巨大的感染病例数和可能潜在的患者,武汉疫情大概要持续到4月上旬。
http://news.163.com/20/0304/10/F6SAQREP00019B3E.html
2020-03-05 22:03:21 XUEXX.COM 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