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林记处女接客之第一次接待沙发客,让我决心骑行去看海

2015.7.3 我接待了平生第一位沙发客,虽过程并不美好,但因为第一次值得一记。
处女接客就是没经验,压根连对方ID都不知,现如今我也不想知,因为此人让我很反感。姑且代号其为皖男25.
当日下午我把他从公路接到家,晚上招待吃晚饭,在单人一大间单人床休息一晚,第二日吃过早饭我送其到公路。

  • 1.晚饭拌汤,人直接就坐桌旁等服侍,是我给人端碗递筷,还好我手快,但这也被父母笑话我了
  • 2.他自称出来一年多,在祖国西北如川藏疆宁旅游,可都这样了都没能锻炼了自己,基本上是我问一句人答一句,我不说话人家就不说,还没我这乡下人口才好
  • 3.最让我不能忍的,他要玩什么DOTA游戏,对这些玩意我无丝毫兴趣甚至挺反感的,但我傍晚离家时也让它用我电脑玩了,待我晚上回来叫人去吃晚饭,喊了好几次人家不管不顾照样玩,都不待听你的。我晚饭吃完,回屋要上机,这可是麻烦了,我跟人家说了起码四五次,人家才终于离开了电脑,留下了我最讨厌的百度杀毒,我再那儿反复说叫人多次去吃饭,我都自己感觉没脸很尴尬,人家却一点事都没,照玩不误。

因这是第一沙,我始终和言悦色,未当面表露不屑,今早总算把瘟神送走。
我家在农村,有一楼一平房,我独居平房父母在楼,楼虽好但我考虑两三,决定招待人在平房,可以自在些。农村别的没有,就数地方多,我平日住西小间,有一大中间空置许久,为接沙收拾了几天,虽装饰简单但胜在空间够大,做什么也施展地开。
辛德林记接沙单人超大房和单人床位
墙上挂单车轮作装饰,因为自行车爱好车眼中车子也是一种信仰。

这次我算是长了经验了,以后务必要搞清楚对方的ID,看看他的发帖,了解下其为人,不待这么地盲目,也就是咱新人没经验,连他到底这站上叫什么都不知道。
再说点其他

  • 本身我对某些穷游族其实有点不待见,我一初中好友,父母憔悴在家,幼子车祸亡故,可他倒好,几年不着家,成天都在名山大川做驴友。今年人家也没联系我,想是看不起我这农村无业游民了,觉得不是一类人。去年他说是要出国游,好像尼泊尔,可能真是去了。
  • 其实对那些专业的长年旅游者,本来就不感冒。在我看来,他们为什么要旅游?因为他们生活没有意思,只有每天旅游陌生地方才能尽兴。我则不同,纵是骑行乡下,也照样乐地开怀悠然自得,我的生活也不靠旅行来赋予意义,我有多样的兴趣简直已到玩物丧志的地步。这就是个人境界高低问题。
  • 这个皖男背个相当大包,尽管我孔武有力,仍觉沉重,我都好奇了,这么受累,这是去乐游还是遭罪。 旅游不是为了去过,而是在享受期间过程的。
  • 他自称一路多有搭车,我也好奇,似他这般没有礼貌,如何搭到车如何找到沙主,也就占了中国人多的便宜。
  • 2015.7.2 他就先快递到个假学生的证,现在我想,他压根目的不在沙发,应该是就只为找个地址收快递。可怜我第一次沙主经历被被它虐地惨不忍睹。
  • 居然这年月带纸质地图册?!手机包打天下,又有图又定位,多好使。难道因西藏无信号?
  • 他好像还带了被子什么的,怪不得重。
  • 这人好吹牛,我问是否游泳、我每天去游,他说可以,却又问我有多深,我说当然超过人,他立马改口不能游。

经此一遭,激发我我打算今年最近几天也出去旅上几天,我热爱骑行,计划骑车。我也计划当沙子找沙主,但盼遇到有缘人。
我计划骑车从我老家山西晋中祁县一路向东,最好可以骑到某个海边,因为我酷爱游泳,几乎每天在游,冬天未冻照样要游,但是如此嗜游却还没见过海,有可能见到的最大水还是颐和园的湖,哈哈,让专业驴友实在见笑了。

我爱写毛笔字,我打算准备一个红色大布,书写上:辛德林记 在路上 求沙发 XueXX.com。我可以累了一边路边看书一边扯起广告布儿当姜太公坐等愿者上钩,看脱离了互联网能否找地到沙发。最近正看吕版中国通史,佶屈聱牙,2014.12.8拆开读,读了半年多了,才到了298页,真丢人,这还是我每天把它都装在我洋车子上呢。我打算这次把这书带上,或能又读几页,更有好处是,书厚且硬皮,临休野外,我常用它当枕头。

2015-07-04 12:26:50 XUEXX.COM  IPO

我的探索:从存在物到存在存在的意义再到如何存在(附我的初中高中大学读书史)

题记我的初中高中大学读书史:一直喜欢了解未知,但初中、高中时都条件不足:难有阅读的闲暇,也难有好书可读,小学初中基本事实是没什么课外书可读,好像最大的课外书就是母亲给买的商务印书馆出的《新华词典》,还有有时同学带的故事会,只高考后才买了最盗版低劣的四大名著,另有印象看过个同学传阅的薛仁贵征西,上课时被程咬金下山砍人之三板斧逗笑,记忆中当时同桌是M,也是段美好的回忆,她当时还给我课上看她的《堂吉诃德》——看来学习好的她家里是有课外书的,但对内容毫无印象,初中时还让我记忆尤新的一本书是城里亲戚小住还练功带的本《转法轮》,让我对史前文明这一概念大觉震惊,颠覆了我幼小的好像初三三观,当时我靠南墙下坐,似乎前ZL后桌是LJ,我到学校还兴致勃勃地跟LJ说起,上到高中语文老师让我们写文章时,我就提到了书中所讲的证明史前文明的几个例子如古老三叶虫化石上的脚印、史前铀矿用完了,这些都促进了我高中对此类未解之谜很感兴趣,在学校阅览室与新华书店看过不少相关书报杂志,就是些百慕大、金字塔、外星人啊,当然,这些玩意我后来才慢慢知道我多被忽悠了,也渐而走进真正的科学之旅。附带提一下,我能高中文章写那书内容,说明可能在1999 FLG未封杀前。初中还有本同学的小书有点印象,类似于奇幻小说,好像是说化石复活了,好像是ZZD的书,还好像看完了同学的《呼家将》,不过于今毫无印象。

高中时进了城,就能看到些书了,开始是对金庸既而古龙武侠小说痴迷,看完了几乎全部金庸武侠除了书剑和几部短篇一直再没兴致读下去,好多部名篇都是这些年看了非常多遍的,古龙小说非常多,我也有选择地看过些,不过现在都没大印象,记得李刚对古龙最推崇,我们对此有过些探讨。还有就是在阅览室看地所谓但假的科普杂志其实宣扬未解之谜之类伪科学——当年国内科普就是这么比现在更不靠谱,对了,当然当时我当然已经开始进网吧玩电脑了,主要玩游戏红警有时CS,一段时间自以为从孙子兵法中悟到些诀窍,但却被一个同学打地找不到北,也是羞惭,进入大学刚开始我们舍友去网吧,我就带大家玩红警2,因为其它人都不会玩,而我知道各种技巧,常是多打少,最后打地我没什么兵了还去捡箱子能找到基地车,人说我阴,但后来我渐而不玩游戏,痴迷Web2.0时代的到来搞博客,而他们多人却在游戏大道上越走越远,痴迷起魔兽多人对战还有那时流行一种好像叫RPG的自己玩图与网游,魔兽我试玩过,一直不熟,星际就更不会了,所以我最精通与钟爱的单机其实只有个过时的Ra2,既而他们大玩网游,我只在大四末跟他们在宿舍后的网吧试玩过几月以磨毕业前忧愁岁月。再说回高中玩电脑,那时我还痴迷于上网看些奇里古怪文,比如各种神奇图片如明明非GIF却能看出动的图,看到有趣,就存入搜狐邮箱,可能至今还在些。高中所看书,印象深地还有黄易的《文明之谜》,似乎也是让我步入伪科学的力助,书中至今让我记忆的是说两极变赤道,记得第一次躁狂病发时就对此书甚是推崇,去看病时,还对骗我住院的大爷家儿子很是推荐。

上了大学后,我才有时间有机会好好地多多地看书,因为有两个大大的图书馆,还能方便地上网下载看电子书如至今让我受教的《自私的基因》、《我们为什么生病》,那是个事后回味才最美妙的岁月(当时因为迷茫于将来其实也说不让多快活),我天南海北看了好多好多地各种各样书,真是太饕餮了,但伴随着的,却是另一种郁闷——的压抑,不过也好,倒给我留下大量的读书时间,于是我读了一些书,想了一些问题,便有了下文——为学校一个征文写的,没有下文。

我的探索:从存在物到存在、存在的意义再到如何存在

一、存在物
最初,存在物让我很感兴趣。
于是,我便依靠阅读与思考开始了我的探索。
我读历史。历史让我感到:天道反复、世事无常,人在历史长河中,卑微渺小。
我又学生物,看进化论。这使我相信:生命,只依靠一种进化算法就可由无生命世界中产生。于是,我有了如此观念:生命只不过是存在物的一种存在形式而已。
生命可以还原为无生命物质,所以我又去读物理。
从物理中,我自己想到,也从书中读到了广义进化原理:宇宙是进化的。
宇宙由最初的基本元素(能量),依靠着进化算法,即独立自主地产生了现今的万物。
到此,对存在物的一个基本轮廓已经在我心中产生:所有的一切,不过是本原能量的不同的存在形式,各种存在形式适应度不一,它们的差别性生存构成了我们现今的丰富多彩的世界。
但是,新的问题也产生了:本原的存在是什么、为什么、意义何在?

二、存在及存在的意义
问题产生了,所以我继续我的探索。
这次,我选择了哲学。

但我首先获得的认识却是:没有绝对可靠的知识。
我们无法由我们所经验到的东西推理出绝对可靠的没经验过的东西。对外部实在的知识,不过是有用的假设。我们虽然用它们,但对它们的真我们没有绝对的把握。而相信它们,总得冒一定风险——犯错,而有时犯错的后果会很严重。
但是,如想前进,如想抵达未知,这种风险就必须承受,而且,我们只有快速地犯错,才能快速地获得较真的知识。
而且,世界的多元化也使在风险中不致损失过大:多样的选择使全军覆没的可能性会很小,而生命也是因为此在许多的劫难中幸存。
所以,为了前进,我的探索还要继续——事实上,这样做使我成了多元化的一个工具。

于是,通过读与思,对存在,我有了一定认识:对于存在,我们日常所坚信的一些规律失效,“存在”没有原因也没有结果,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没有意义也没有目的,存在就是绝对的永恒的循环轮回。

总之,存在就仅仅是存在,没有其它,其它都是后生的——存在先于本质。

基于此,我思考起人生。
传统中,我们的人生意义由国家、社会、事业、家庭、情感、幸福、快乐等等赋予,而在西方,还有上帝。但所有这一切,都无法回答意义的意义,即终极意义是什么。

如果真诚,就会说:意义的背后找不到意义。
而且,这其中有一种自然齐一律作怪:我们总是相信我们日常生活的规律有普遍意义。这在日常经验范围内是没什么问题,而且很实用。但一旦我们试图扩大它们使用范围时,我们常遇到矛盾。
例如,日常中,我们相信因果关系是绝对规律,但在想最初的原因与最后的结果时会遇到困难。在此则是:日常中我们总是事事要求有意义,事实上也可找到意义,但当我们试图找寻终极意义时,这失效了。

再住深处,会发现意义中隐藏一个圈套:意义的结果是使人生存。但人生有限,最终结果应该是基因的生存——它们较人更为不朽,但事实上,基因也有寿命并非不朽。。
所以,新问题又产生了:面对如此这般的人生,我们应该如何生存?

三、如何存在?
人生的问题既已产生,我便难以逃避。因为我觉得人应该清醒地活着。但这问题又并不简单,所以我还继续探索。

首先,我认识到,其实我们本来就不需要有终极的意义。没有终极的意义,生活也不赖:我们的生活可以较为轻松自在。
因为存在就仅仅是存在,而其它的意义、目的都是源自人的赋予。相对于永恒的存在,一切将不再重要。

但事实上知易行难:我们,作为由本原的能量经由长期进化产生的一种存在形式,早已成为相当精良的生存机器,其内部设计都体现出一个目的——生存或说尼采的权利意志。即是说,我们的心理、情感、本能、无意识,都不会让我们活得轻松自在,它们有完善的措施让我们不得不按照它们的命令行为:向上爬。

所以,一切还是随缘的好。因为听从本能也非全然坏事,至少它们会给予我们一定寿命和快乐。
再则,既然终极的意义并不存在,那我们就不应该再去想不存在的东西,而应更多地关注现实:

四、结语
以上便是我现有的一些认识。篇幅短小,难尽所有。而且,这都仅仅是我的探索。
未来尚未发生,会是什么谁都无法肯定。或许,过些天后,上面的认识就会被我自己推翻、重建。
探索的道路并不平坦,其间有许多艰辛。
但我这种探索也让我知道:并非我选择了这条路,而是我被决定走上了这条路。简单讲,基因还有生长环境决定了我。有一点可以肯定:我的父母都非常勤劳。即基因的作用是有的。

 

原文似乎作于2007.5.30,到现在看居然一字没用改,这也自然,这文章我肯定几经检查过。但转载于此的时间已经不可考,自然应该是在2012之后的。
百度搜索了解到,2011-03-13 07:02:25 我还发到豆瓣哲学人小组居然至今仍在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8227482/ 哦,从中了解到,原来此文我网上首发于http://www.snowson.com/archives/717
2020-04-15 06:42:07 为转发至公众号而大更新题记 https://mp.weixin.qq.com/s/grexZkWV-pdAhrmIQTPD6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