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著 涂又光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1.第1版 2017.8 第30次印刷 定价38元。
2017.11.11 淘宝网购¥17.1
2018.3.21 山西农大操场拆封
2019.4.5 河湾村东小广场看完,竟然花费一年多的时间,惭愧惭愧。我看的上一本书是《未来简史》,2017.8.11-11.6 三个月读完。
P10 “《老子》中说:‘我无为而民白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其中白化显然错了,应当为自化。有趣的是,“我无为而民白化”,这一错误流布甚广,百度搜索,有多达14700多个结果,不过还是“我无为而自化”的搜索结果多,多达665万个。我给北京大学出版社(zpup@pup.cn)发邮件说了这一错误,不过我觉得多此一举了,肯定有大量人反映过这一问题了。
★书摘
- P1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
- P3 道家是一个哲学学派,道教才是宗教,二者有其区别。道家与道教的教义不仅不同,甚至相反。道家教人顺乎自然,而道教教人反乎自然。……道教的主要教义是如何避免死亡的原理和方术,显然是反乎自然而行的。……作为哲学的佛学与作为宗教的佛教,也有区别。
- P4 中国人不以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不是宗教(至少不是正规的、有组织的那一类宗教)。
- P5 对超乎现实的追求是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中国人并不是这条规律的例外。他们不大关心宗教,是因为他们极其关心哲学。他们不是宗教的,因为他们都是哲学的。他们在哲学里满足了他们对超乎现世的追求。他们也在哲学里表达了、欣赏了超道德价值,而按照哲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超道德价值。
- 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高精神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 P6 幸好除了宗教还有哲学,为人类提供了获得更高价值的途径——一条比宗教提供的途径更为直接的途径,因为在哲学里,为了熟悉更高的价值,无需采取祈祷、礼拜之类的迂回的道路。通过哲学而熟悉的更高价值,比通过宗教而获得的更高价值,甚至要纯粹得多,因为后者混杂着想象和迷信。在未来的世界,人类将要以哲学代宗教。
- P12 正因为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不很明晰,所以它们所暗示的几乎是无穷的。……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余,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他无不如此。
- P27 “农”的生活方式是顺乎自然的。他们赞美自然,谴责人为,于其淳朴天真之中,很容易满足。他们不想变化,也无从想象变化。中国曾经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发明,但是我们常常看到,它们不是受到鼓励,而是受到阻挠。……海洋国家的商人,惯于变化,不怕新奇。
- P46 知命,一心一意地尽力去做我们知道是我们应该做的事,而不计成败。……知命就是承认世界本来存在的必然性,这样,对于外在的成败也就无所萦怀。如果我们做到这一点,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也就永不失败。……永不患得患失,因而永远快乐。
- P63 淮南子: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杨子之所立也。
- P65 无用是全生的办法。善于全生的人,一定不能多为恶,但是也一定不能多为善。他一定要生活在善恶之间。他力求无用,但到头来,无用对于他有大用.
- P66 《老子》《庄子》这两部书,像中国古代别的书一样,都不是成于一人之手,而是不同时期不同的人写的,它们实际上是道家著作、言论的汇编。
- P92 为了避免学究气,往下我宁愿用“老子如何如何说”,而不用“《老子》一书如何如何说”,正如今天我们还是说日出、日落,尽管我们完全知道日既不出又不落。
- P97 老子:少则得,多则惑
- P98 知足使人不会过分,因而也不会走向极端。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 P111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 P135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决定正式宣布汉以土德王。……汉朝以后,人们不大注意这个问题了。但直到辛亥取消帝制,皇帝的正式头衔仍然是“奉天承运皇帝”,所谓承运,就是承五德转移之运。
- P152 把法家思想与法律和审判联系起来,是错误的。用现代术语说,法家所讲的是组织和领导的理论和方法。
- P153 中国人无论何时若要试用新的东西,总是首先回顾过去的经验,从中寻求先例。……从孔子的时代起,多数哲学家都是诉诸古代权威,作为自己学说的根据。孔子的古代权威是周文王和周公。为了赛过孔子,墨子诉诸传说中的禹的权威。孟子更要胜过墨家,走得更远,回到尧舜时代。最后,道家为了取得自己的发言权,取消儒墨的发言权,就诉诸伏羲、神农的权威。
- P157 韩非说,君主应如“日月所照,四时所行,云布风动;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属轻重于权衡”
道家与法家代表中国思想的两个极端。道家认为,人本来完全天真的;法家认为,人本来完全邪恶的。道家主张绝对的个人自由,法家主张绝对的社会控制。可是在无为的观念上,两个极端却遇合了。 - P159 在早期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以礼治贵族,以刑治平民。所以,儒家要求不仅治贵族以礼,而且治平民也应当以礼不以刑,这实际上是要求以更高的行为标准用之于平民。……法家不是把平民的行为标准提高到用礼的水平,而是把贵族的行为标准降低到用刑的水平,以至于将礼抛弃,只靠赏罚,一视同仁。……儒家的观念是理想主义的,法家的观念是现实主义的。正由于这个缘故,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总是指责法家卑鄙、粗野,法家总是指责儒家迂腐、空谈。
- P175 古代中国人说“天下”,意思是想说“世界”,不过当时对世界的了解还没有超出中国的范围。
- P181 中国人历来的传统看法是,有三种生灵:华夏、夷狄、禽兽。
蒙古人和满人征服了中国的时候,他们早已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中国文化。他们在政治上统治中国,中国在文化上统治他们。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而蒙古人和满人并未使之明显中断或改变。所以在传统上,中国人认为,元代和清朝,只不过是中国历史上前后相继的许多朝代之中的两个朝代而已。 - P182 就传统的观点而论,元朝、清朝正如其他朝代一样,都是“正统”。人们或许说中国人缺乏民族主义,但是我认为这正是要害。中国人缺乏民族主义,是因为他们惯于从天下即世界的范围看问题。
佛教的输入,尽管对中国人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也没有改变中国人自以为是人世间唯一的文明人的信念。
中国人一发现欧洲人具有的文明虽与中国的不同,然而程度相等,这就开始不安了。情况的新奇之处不在于存在着不同于中国人的人群,而在于存在着不同于中国文明的文明,而且有相等的力量和重要性。 - 劈柴担水,无非妙道,行住坐卧,皆在道场
-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2019-04-07 20:39:42 XUEXX.COM 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