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无趣又没有幽默感的人

6:11 2011-3-27
YD_eve凌晨一点睡。
睡时想,反正不早了,索性再迟些,于是想自慰,于是就自慰。如此而已!
+SN +LL

mor.
看RR of j’s *CG.
看得眼里有泪。
伤感亦如前。
————–
学会享受痛苦。
人们都爱享受快乐,智者反其道而行。
痛苦有时也是一种极致的体验。
如果人生光有快乐,那也不完满,我觉得。

更甚至,只有“有痛”的快乐才是更让人愉悦的快乐。所谓痛并快乐着。
光有快乐的快乐是浮浅的浮躁的,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
e.g.
你如果热爱读书思考。
if一下给了你大量的时间,你反而不会去专心地渴望却做。
if让你没有什么闲暇支做,你反而却会拼命地找时间去,而且,如此,反而更有收获。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8569231/
————–
话说昨天还卖了一盒盖中华的,赚9块啊9块啊,亲!!!
话说一条硬中华拆开有半年了啊,还剩4盒啊4盒!!!
怎么我的中华零卖不动啊啊!!!怎么人们就不信我的烟是真的啊!!!
要是一周能零卖一条中华多好啊啊!!!那就是90啊!!!快顶我两天房租啊!!
零卖不了,只能加10块370卖给烟贩子,赚的太少啊,亲!!!!是不是啊亲!!!
—————–
9:31 2011-3-27
Q:这烟不假吧?
—————-
卖了一盒20元的长白山天韵6mg.
小店卖烟语言很重要。如何让一个陌生人信任你?
1.不要一直说你的烟保真
2.多聊些烟相关知识,让对方感觉你专业
3.说一些自己的心得经验,或随便有侃点东西,让对方感觉你比较实在或说笨。
———–
友邻多了,对友邻的关注就少了.朋友越多,朋友就越少。from:继续沉睡
http://www.douban.com/people/LeafRain/miniblogs?type=saying
———-
“维特根斯坦:凡是无法说出的,就应该保持沉默。”
“Ludwig Wittgenstein:Who can’t say, you should keep silent.”
有些东西超出了语言的表达范围,即“不可说”
与其语言表达的不精确,致使产生误解,不如不用语言表达,即“不说”。
http://www.xuexx.com/?p=911
—————
一上午都没洗了下脸,刚洗了下。
刚洗干净手按键盘感觉不错。
开始是没热水,准备热水,都弄好了,可后来发现没热,才想起插座没插上。
手上上了个泡,早晨做引体向上搞的。现在能做3个了,记得前些天才一个。大有进步。
现在又恢复了,又能一气做50个俯卧撑。
———–
卖了盒20的万象黄山,这是第一盒。
打开有个小卡片“绝色黄山 奇妙万象”“中国卷烟新突破 世界仅有 独创口感新境界 此山唯一”“安徽中烟工业有限公司anhui zhongyangongye gongsi chupin”.
淡苦醇甜、回味生津。清爽不起痰,润泽不咳嗽。
买家说:黑烟。因为烟的确是黑的。
AM chat with j
————
metaphysics,the philosophical study of being and knowing
形而上学: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

我认为,形而上学就只是一个解释,就是本体论。
所谓的中国的常见的那么贬义的解释,根本就是以讹传讹,而不是什么另一种解释。
——————
@wheshenm
无论任何时候,本体论没有对错的问题,只有认识是否深入的问题。
西方所谓的反本体论,不过是本体论研究多了,就要换换方向,转到人生、存在之类。

但到了21世纪,就不是哲学家说本体论错的问题。
而是哲学家已经难以有高等的科学素养,而无法自由地畅谈本体的问题了。
————-
Ludwig  Wittgenstein:If people never did silly things, nothing intelligent would ever get done.
——————
am & eve
chat with j
聊了很多,我问了很多,她答了很多。

结论
1.她说不喜欢我,因为对我没有感觉,或者出于现实的考虑,我无法托付终身。我只是觉得是前者。
2.她说我没有幽默感,这句话伤了我的心。
3.总之我觉得,我们不会有可能了,因为她对我对我所关注的根本没有兴趣,她已经对有了成见:我是个无趣的、忧郁的、单调的、乏味的人。
对这个事实,我很多无奈。
无论如何说,我无法接受别人说我这个人缺乏幽默感。这简直就像说我读书只为了考试一样,在掠夺我的自尊。
因为我一直以来,就觉得,自己最大的一个长处,就是幽默。唉,无奈。或许,我是自我感觉太好了。
4.我只是觉得,在她眼中,我就只是一可以信任的朋友,但不是男人,是个木头人。
5.我只是个无趣的烂好人。从此我讨厌做好人。

想想当初,就是因为她独特的昵称和签名,让我吸引。让我觉得,我们可能会投机。
唉,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
2011-3-27   10:53:43
“你的身体状况
没有工作
经济实力没有
能带给我什么幸福呢
我为什么要选择你
告诉我,我选择你的理由
仅仅凭着你爱我?

善良
敏感
心思多
自闭
渴望爱情
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低沉
你挺执着的 这点我喜欢

————————–

Update 2012-6-13 17:30:55
Finally Find:it is through QQ known J.

维特根斯坦:凡是无法说出的,就应该保持沉默。

维特根斯坦:凡是无法说出的,就应该保持沉默。

Who can’t say, you should keep silent.
凡是无法说出的,就应该保持沉默。
——————
曾经我以为我懂了这句话:
有些东西不可说,必须沉默。
比如你如果掌握了一些人的规律,并利用来做事。如果你把你的这些具体逻辑告诉他们,他们反倒会觉得,你很卑鄙。
比如说:神秘是可以利用的。人总是对神秘的东西抱着兴趣。所以,你去说一个东西,就要故弄玄虚,就要玄之又玄,就要把简单说复杂。
这样,受众才会被刺激,从而记住。
但如果你把你的这个逻辑告诉他们,他们会作何想?

但或许这只是我的一种理解,并非维的主旨。
——–update at 11032771204—————–
“维特根斯坦:凡是无法说出的,就应该保持沉默。”
“Ludwig Wittgenstein:Who can’t say, you should keep silent.”
有些东西超出了语言的表达范围,即“不可说”
与其语言表达的不精确,致使产生误解,不如不用语言表达,即“不说”。
=====================
《逻辑哲学论》( 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 指出一条明路:“凡是无法说出的,就应该保持沉默。”这并不是单纯的同语反复,而是相当深刻的神秘主义,沉默地指出哲学的疆界与理性的限制之外存在着繁多经验。
—————-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认为:对于人来说,语言即世界,说得出来的就是存在的。
The philosopher Ludwig Wittgenstein thinks that: For people, the language is the world. 维特根斯坦在言说和显示之间做出区分。
All that can be spoken out are exist.
He makes a distinction between saying and showing.
从“对象”到“看”——维特根斯坦语言观的一个转变。
From Object to Seeing: A Shift in Wittgenstein’s View of Language.
从不做蠢事的人,也永远不会有任何聪明之举。——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If people never did silly things, nothing intelligent would ever get done.
—————–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7%AF%E5%BE%B7%E7%BB%B4%E5%A5%87%C2%B7%E7%BB%B4%E7%89%B9%E6%A0%B9%E6%96%AF%E5%9D%A6
分析哲学, 语言哲学
主要领域 形而上学, 认识论, 逻辑学, 语言哲学, 数学哲学
著名思想 语言的图象论, “不可说”, “意义即使用”, 语言游戏, 家族相似, “私人语言”论证, 生活形式
受影响于祁克果, 叔本华, 弗雷格, 罗素, G.E.摩尔, 魏宁格, 拉姆塞, 斯拉法
施影响于罗素, 斯特劳森, 克里普克, 塞尔, 普特南, 戴维森, 达米特, 冯·赖特, 丹内特, 罗蒂, 安斯康姆, 拉姆塞, 莱特, 皮特·海克, 麦克道威尔, 奎因顿, 霍尔威奇, 麦克金, 戴蒙德, 柯南特, 利奥塔

路德维希·约瑟夫·约翰·维特根斯坦(德语:Ludwig Josef Johann Wittgenstein,又译维特根施泰因;1889年4月26日-1951年4月29日),出生于奥地利,后入英国籍。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语言哲学的奠基人,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

 生平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于1889年4月26日出生于奥匈帝国的维也纳,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是欧洲钢铁工业巨头,母亲莱奥波迪内,哈耶克外祖父之姑表妹,是银行家的女儿。路德维希在八个子女中排行最小,有着四分之三的犹太血统,于纳粹吞并奥地利后转入英国籍。维特根斯坦自幼跟随兄姊在家里接受教育,然而家庭教育的结果却无法使其达到正规高中的接纳标准。直到1903年在通过入学考试后前往林茨的一所以技术著称的中学学习,和阿道夫·希特勒是同学[2],不过尚未有确凿的证据表明这两位重要人物有过任何深入的交往。维特根斯坦在中学的成绩并不好,大都处于中下水平[2],在度过了三年的不愉快后,更带着高考的落败离开了这里。少年路德维希爱好机械与技术,十岁时就制出过一台简单实用的缝纫机。其最初的志向在于物理学,曾经渴望师从著名物理学家玻尔兹曼,然而,后者于1906年自杀,使得维特根斯坦的希望毁于一旦。随后维特根斯坦又立志成为一名工程师。1906年,维特根斯坦前往柏林学习机械工程。1908年,进入英国曼彻斯特维多利亚大学攻读航空工程空气动力学学位。期间,为了彻底搞清螺旋桨的原理,同时出于对数学基础的兴趣,维特根斯坦阅读了伯特兰·罗素与怀特海合写的《数学原理》以及戈特洛布·弗雷格的《算术基础》。在1911年夏天拜访了弗雷格后,维特根斯坦听从了这位逻辑学家的推荐,前往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问学于罗素门下,后成为英国哲学家罗素的学生兼好友,罗素称这场相识是他一生中“最令人兴奋的智慧探险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本可免服兵役的维特根斯坦作为志愿兵积极入伍,在战场上完成了标志所谓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的《逻辑哲学论》(英文版:Tractatus Logico – Philosophicus;德文版:Logische – Philosophische Abhandlung)的初稿。《逻辑哲学论》后他认为所谓的哲学问题已被解决,于是怀着贵族式的热忱前往奥地利南部山区,投入格律克尔倡导的奥地利学校改革运动,成为一名小学教师。有着理想主义追求的维特根斯坦在这里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对学生也充满了热情,然而却被无法理解的家长们视为“疯狂的家伙”,他们拒绝了这个古怪家伙提出的收养其中一个或两个学生的要求。1926年,被证明总是与成年人格格不入的维特根斯坦离开了“粗俗愚蠢的南部农民”,结束了乡村教师的职位。

 
这所建筑物体现了维特根斯坦于《逻辑哲学论》中如出一辙的风格和追求作小学教师“失败”之后维特根斯坦先是在一个修道院里作过短时间的园丁助手,后来其姊玛格丽特由于担心他的精神状态而设法要求其协助设计并负责建造了自己的一处宅第。这个后来曾被用作保加利亚使馆的建筑物使维特根斯坦获得了建筑师的身份。1927年,维特根斯坦结识了奉《逻辑哲学论》为圭臬的“维也纳小组”成员并应邀参与一些活动,与石里克、魏斯曼等成员有过交往,然而维特根斯坦拒绝加入他们的圈子。1928年春在听了数学家布劳维尔在维也纳有关“数学、科学和语言”的一次讲演后,维特根斯坦重新萌发了强烈的哲学探索的兴趣。1929年,维特根斯坦重返剑桥,以《逻辑哲学论》作为论文通过了由罗素和G.E.摩尔主持评审的博士答辩后,留在三一学院教授哲学,并于1939年接替摩尔成为哲学教授。1947年,坚信“哲学教授”是“一份荒唐的工作”的维特根斯坦从剑桥辞职,以专心思考、写作。

 
来自世界各处的访客记挂着维特根斯坦,前来这个永远的“家”前拜谒[1]1951年4月29日,身患前列腺癌的维特根斯坦在好友比万(Edward Bevan)医生家中与世长辞。去世后由弟子安斯康姆(Elizabeth Anscombe)和里斯(Rush Rhees)出版了被认为是引导了语言哲学新的走向的《哲学研究》(英文版: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德文版:Philosophische Untersuchungen)。维特根斯坦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被罗素称为“天才人物的最完美范例”:热情、深刻、认真、纯正、出类拔萃。[3]

维特根斯坦具有极为深厚的文化素养,对人类生存本质有着深刻的感知。早年维特根斯坦家族有着浓厚的艺术文化氛围,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是长期的艺术捐助商,勃拉姆斯、马勒等是这个被音乐充满的家庭里的常客。维特根斯坦家族成员中音乐天赋不算突出的路德维希其单簧管演奏也很有造诣,同样,被认为是有书面表达障碍的维特根斯坦的文笔却也十分精湛。另外维特根斯坦十分喜爱奥地利文艺评论家卡尔·克劳斯(Karl Kraus)的著作。然而“不幸”却很早就与这位哲学家如影随形,孤独和抑郁充满了维特根斯坦的一生。据其传记作者威廉·巴特利(William Warren Bartley)考证,维特根斯坦家族的兄弟五人里,包括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本人共有三名是同性恋者,这其中的两个兄长汉斯和鲁道夫早年分别自杀,此后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虽然放缓了对子女们的严厉,青年路德维希却仍然常常有令罗素担心的自杀倾向,据称其本人参加一战就是为了“体面地自杀”。他的另一个兄长库特·维特根斯坦在战场上被俘前自杀,在战争里幸存但致残的最后一位兄长,保罗·维特根斯坦,是著名的单臂钢琴家。

哲学简介维特根斯坦是分析哲学及其语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思想的最初源泉主要来自弗雷格的现代逻辑学成果、罗素与怀特海写的《数学原理》和G.E.摩尔的《伦理学原理》。他的主要著作《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分别代表了横贯其一生的哲学道路的两个互为对比的阶段。

维特根斯坦,他的前后期思想转变很大[4],他在《哲学研究》序言中说明前期著作犯了严重的错误。然而,他也说过要把前后期著作对比,以前期著作作为背景来理解后期哲学。维特根斯坦思想转变来源于他自己的长期的独立思考以及他的老师或朋友的帮助。

最新的资料表明,维特根斯坦在中学读书时与纳粹德国的缔造者阿道夫·希特勒同校,对希特勒种族主义思想是否发生过影响,值得人们进一步探讨。[5]

维特根斯坦受到叔本华、尼采以及几个世代之前日耳曼浪漫主义者的影响。理性试着要做却做不到的,就是研究自己;理性无法为自己设下限制,甚至无法描述自身的限制 (“我并不身处于我的世界之中,我是我的世界的疆界”)。人们无法说明什么事物存在于理性的限制之外,也无法说出“无法说出的事物”。处于科学研究限制之外的则是价值的问题,以及关于价值、上帝与宗教的问题。《逻辑哲学论》( 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 指出一条明路:“凡是无法说出的,就应该保持沉默。”这并不是单纯的同语反复,而是相当深刻的神秘主义,沉默地指出哲学的疆界与理性的限制之外存在着繁多经验。

《逻辑哲学论》对哲学仍抱持正面的尊重,乃至于尊崇的态度,但之后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 却威胁要将哲学转变成某种思想病症–不管幸或不幸–唯有更多的哲学,才能治疗这种病症。哲学因此成了某种形式的疗法。

 著作逻辑笔录(Notes on Logic, 1913)
逻辑哲学简论(Tractatus Logical-Philosophicus, 1922)
小学生的字典(Worter-buch fur Volksschulen, 1926)
哲学文法(Philosophische Grammatik)
哲学评论(Philosophische Bemerkungen)
维特根斯坦与维也纳学圈(1929-1932记录)(Wittgenstein and Vienna Circle, 1967)
维特根斯坦的讲课, 1930-1933
蓝皮书, 1933-1934
褐皮书, 1934-1935
哲学探讨, 1936-1945
数学基础评论(Remarks on the Foundations of Mathematics, 1936-1945)
美学, 心理学及宗教信仰的讲课及会话(Lectures and Conversations on Aesthetics, Psychology and Religious Belief ,1938)
论确定性(On Certainty, 1969)
颜色评论(Remarks on Color, 1978)
逻辑哲学论(初作《名理论》),张申府 译,陈启伟 校
哲学研究,陈嘉映 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
论确实性,张金言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文化与价值
关于数学基础的评论
维特根斯坦剑桥讲演集
一种哲学的考察
论数学的基础
心理学哲学评论
杂评
纸条集
关于伦理学的讲演以及其他
心理学哲学最后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