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美孚灯戥秤卖肉梆子凳枕衲鞋夹板中华书局祁县志

2013.9.27 乔家大院旅游,所见民俗陈列很有意思,让我大开眼界,看到许多小时候见过的东西,也看到一些东西的正式名称。

绢人女人真漂亮
绢人女人真漂亮

美孚灯--煤油灯的旧称
美孚灯,英语是Standard oil company lamp.

美孚灯–煤油灯的旧称。初出于美国美孚石油公司,故名。-baike.baidu.com

戥秤和秤盒
戥秤和秤盒

戥(děng)子: 一种小型的杆秤,学名戥秤,是旧时专门用来称量金、银、贵重药品和香料的精密衡器。因其用料考究,做工精细,技艺独特,也被当做一种品位非常高的收藏品。
宋朝主管皇家贡品库藏的官员刘承硅,鉴于当时一般的木杆秤计量精度只能精确到“钱”,远远不能满足贵重物品的称量,经过潜心研制,在公元1004~1007年之间,首先创造发明了我国第一枚戥秤。
戥子都是按1斤等于16两设计的
戥子在文物分类里属于“杂项”类

卖肉梆子。
卖肉梆子。记得我小时候卖肉的也还用这梆子的。现在卖肉的往往是用了电喇叭了。

古代的木制手动钻子

瓷枕、凳枕、陶枕
瓷枕、凳枕、陶枕。木凳子当枕头,真是大开眼界。

山西的木头枕头有两大类,一类就是个袖珍的小板凳,主要用来枕,也可以坐。另一类就是这类“活”的,枕、坐两用,故名凳枕。炕上炕下随手拿个枕头坐坐也无妨。
捡拾的山西民间工艺——凳枕       (2010-05-31 05:36:07)
瓶底儿|神仙、老虎、狗 blog.sina.com.cn/sxlhg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c7a8d70100jbk7.html

鲁班凳,按Sina瓶底儿的说法,它也是枕
这个鲁班凳,按Sina瓶底儿的说法,它也是枕,哈哈。

三腿凳

衲鞋底用的夹板
过去衲鞋底用的夹板。记得小时候家里就有这玩意,当然,母亲还用它给我们做千层底布鞋穿。

山西古时民俗用品:针线簸箩和八条儿
针线簸箩和八条儿。这也是家中旧有过的,不过如今都没了,大概就楦头还在某个墙角旮旯。“八条儿”是方言发音,它是用来缠丝的,就是衲鞋底用的绳子。

五道爷
五道爷

五道将军:迷信传说中东岳的属神,掌管人的生死。
五道 :佛教谓天﹑人﹑畜生﹑饿鬼﹑地狱五处轮回之所。见《菩萨处胎经》。道教亦承袭此说。

祁县志,还是中华书局出的
展品里有本很厚的祁县志,还是中华书局出的。孔夫子网要价四五百元,淘宝也有。
(翻不过来)

2013-10-03 11:38:47 XUEXX.COM  IPO

2013七月十五鬼节上坟祭祖流程图:扫墓供奉磕头烧纸埋馍回家

2013.8.21 农历七月十五,是我华夏传统祭祀之日,即鬼节,家家要去上坟,给先人送线送吃的。

鬼节,顾名思义,即鬼过的节日。鬼节有中西之分,在中国有四大鬼节,分别是七月半,清明节,三月三,十月初一。
七月十五日包容的节俗比较复杂,既是民间的鬼节,又是道家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僧道俗三流合一。
相传农历七月是“鬼月”。
http://baike.baidu.com/view/21843.htm

这天我专门跟父亲一去去上坟:1.以前从没去过,对这传统风俗好奇 2.他们每遇这些日子,就说我应当跟去,说学习下如何上坟。

我们这的上坟流程

  1. 村商店采购祭祀用品:五色纸0.5,馒头0.2*5=1,SUM=¥1.5。
    时有好多人在买,几乎进山店的每个人都是买祭祀物,有的还要香,我家则是有存货。
    村商店采购祭祀用品:五色纸0.5,馒头0.2*5=1
  2. 驱车来到村坟地——乱坟窑。
  3. 坟头坟前稍微整理与除草,此所谓扫墓者也?只随便弄了几下,有个烧纸和上供的地儿罢了。
  4. 在墓碑前供上馒头、酒,点燃一排香。
    2013七月十五鬼节上坟祭祖流程图:扫墓供奉磕头烧纸埋馍回家
  5. 在供品旁边烧着五色纸与纸钱,纸钱别整烧,要散开,才好着。我想这倒是能为以后有机会烧RMB时打点经验。
    “冥币 要散开烧 烧的快!”——ggo9000 10楼2013-08-21 09:42  (来自百度祁县吧)
    烧纸与烧钱 在供品旁边烧着五色纸与纸钱,纸钱别整烧,要散开,才好着
    我家烧的是真冥币,你看,最大面额才1000,别家有上亿面额的,那通货膨胀,一亿连小米都买不上,无论苹果。
    经常看到说某某公司在烧钱,他们是不是也这么烧的? 反正我是嚼着烧钱时,花花绿绿蛮好看的。
  6. 磕头祝祷(这项被忽略了,F的理由是腿脚不好,我没有借口但也没做,只因我向来并不信鬼神之说)
  7. 在墓圪堆斜坡上,挖一小坑,放入一个掰成两半的馒头
  8. 骑车回家,这项谁也没忽略,忽略了就出大事了。

【首发】祁县吧:七月十五上坟装备: 五色纸与白馍馍 http://tieba.baidu.com/p/2544315102

坟场见闻 草木丛生 图文并茂

我发现乱坟窑上风景还挺好,少见的绿油油的草地,是因为人们忌讳而不来樵牧?

乱坟窑上好风景 绿草幽幽绕墓生
乱坟窑上好风景 绿草幽幽绕墓生

钱烟袅袅腾虚空 几人心中真思故

世情歇
钱烟袅袅腾虚空 几人心中真思故?
只因习俗年年复 人家都做咱亦效!
从来无心且过活 渺渺长生耽于俗。

墓木已拱去多年 荒冢一堆草末了
墓之木多拱矣

2013-08-22 17:48:32 XUEXX.COM  IPO

东观赶会实拍手工钻刨子木片木条手工制作马尾罗

2013.8.9 七月初三祁县东观镇东观村赶会,另外还有九月十五、五月十五、三月初二几个大会和一些小集。作为标准的无业游民,我不愿辜负了游民之游字,所以去看了看。但很无趣的说,卖的东西就那么些种,身上穿的和床上弄的、大量的两元摊和五元摊,还有各种吃的。可我想买点瓜子却没找到。最后,只买了袜子4双五元、香油一瓶11、刷子两元。

幸好见到了一处现场手工制作马尾罗的老汉,照了些相,才算不虚此行。因为不好意思大胆地明着照,所以站在卖凉席的旁边,一边观赏如何制作,一边不停按动快门,不看屏幕照了海量,回家筛选,选地头疼,终得到15张上传,再删减为10P。有个中年女人一直在搞价,还挑选材料,耐性让我佩服地不行,好像最终搞下了一两元而成交。

马尾罗(馬尾羅) mǎ yǐ luó 亦作“ 马尾萝 ”。 以马尾或马鬃为筛绢的筛子。http://www.zdic.net/c/c/37/84206.htm

从小就常听ma yi luo,可一直不知怎么写,我猜是蚂蚁,言其孔小;问起母亲,说是马尾,说虽然现在的罗,都是铁丝网做的底,但旧日的是用的马尾巴。网上查,竟果然是。不过虽然马尾罗如今不用马尾,但仍沿袭以往还这么叫,亦如火车早已不冒火却仍叫火车。

开始我想当然,认为马尾luo的luo,应该是箩,结果我又错,人家就是罗,罗地还很有理,因为罗就是有筛的意思,但箩只有作为容器的筐的意思。

  • 罗 [luó] 稀疏而轻软的丝织品。绫罗绸缎。细筛的一种。用罗筛东西。
  • 箩 [luó] 竹器,大多方底圆口。制作较细致。箩斗即 箩筐。
  • 萝(蘿) [luó] {植} (通常指某些能爬蔓的植物)【via baike.com】

手工钻

本来最初我是被老人使用手工钻而吸引的。对这种手工钻我是一直情有独钟,因为上初中时,在家中见到一把父亲借来的,感觉挺有意思,自己还DIY了一个小的瞎玩,不过它的结局是被班主任没收,好像是武老师。

手工钻很简单,大致原理就是一根棍子,下面加钻头,上面或用轴承作为手把,或直接用个圆环套上,再用个类似弓一样的东西,不过弓的绳子要长,把弓绳缠到棍子上,通过前后推拉弓,就能钻木成孔,作为不插电工具,一般的活,效率还可以。

实物见照片中老人的左脚旁边。

实拍手工制作马尾萝

东观赶会实拍手工钻刨子木片木条手工制作马尾罗
刚看,不知干什么。大概是用牛皮筋捆扎木条。

第一个木条环扎上去了
第一个木条环扎上去了

给马尾罗上金属丝网
给马尾罗上金属丝网

第二道木条固定筛网
第二道木条固定筛网

小心上木条
小心得上

最后一条,一共有三根木条来固定马尾罗。
最后一条,一共有三根木条来固定马尾罗。

打磨边角
好像是在打磨边角,闹不清了,照片也不是甚高清。

刨子刨平马尾罗边沿
用刨子刨平罗边沿

卖用破布自制拖巴的工具
老人的另一个营业项目:卖用破布自制拖巴的工具。老大爷还卖箩筐(这可是这个箩字了),就是身右堆放一起的大箩,35一个,问的人都嫌贵不买。坦白说,老人的生意并不好,老人迟暮,手工马尾萝生意也何尝不是。

集市上卖的现代化的铁皮罗
比较下,这是集市上卖的现代化的铁皮罗,据说并不好,因为不是好料,所以会锈坏。但便宜,这种的五块的,木制手工的要10多块。

真正的马尾做的马尾罗已经罕见

安平丝网80后要为马尾罗手工织造申遗
2013年08月07日16:51  燕赵都市网
河北省安平丝网生产始于明弘治年间……马尾罗曾是我国一项非常古老的传统手工艺的产品,安平正是发源地和主要生产、集散地。……很多地方传统的马尾罗已经被金属丝网替代……全县仅剩7个人会织马尾罗了
roll.sohu.com/20130807/n383614209.shtml

2013-08-10 17:34:27 XUEXX.COM  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