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网上能找到的有韩明卫英文名Willoughby Hemingway的资料甚少,倒是发现了台湾人的一篇文章《海明威追踪记》,把中文韩明卫与Willoughby Hemingway联系起来。
通观此文,对作者甚是佩服。
宋颖豪,1930生于河南襄城,服军旅达三十五年,文学硕士,台湾著名诗人,海明威与中国研究专家,在1976偶然地了解到作家海明威曾到中国后,用30余年探寻海明威家族与中国的故事,包括寻访当事人、到美国查资料,撰写了大量相关文章,硕士论文即《海明威的中国经验及其回响》。
想来,老人宋颖豪已经82岁高寿,但愿人长久。
在对一件小事发生兴趣后,如果能持之以恒地探寻,定会有很独到的研究成果,成为该领域的专家。现代社会,大多的题目都有大量人在研究在搞,要想有所成,独辟蹊径是个好法子。
不过文章的透露的我未知的信息点不多,只是作者探寻问题的方法与毅力值得人学习。
- 韩明卫长女韩爱德
- 韩明卫二女儿英文名(Isabel Hemingway)
- 医生韩明卫是作家海明威的二叔的可能很大。
★宋颖豪:海明威追踪记
按:原文为繁体,已经用Google Translate转码为简体。
按:原文发表在联合新闻网,但链接已经失效。
按:文章原名:海明威追蹤記【聯合報/宋穎豪】 2007.01.25-27
海明威追踪记【联合报/宋颖豪】 2007.01.25-27
January 29, 2007发表于无名小站
海明威(Ernest Hemningway,1899-1961)乃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大文豪! 他的小说《战地春梦》、《战地钟声》、《老人与海》皆是脍炙人口的惊世巨构。 而根据他的小说改编拍摄的电影如《妾似朝阳又照君》、《雪山盟》、《战地钟声》、《杀人者》,以及《老人与海》等无不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 可是海明威家族曾与中国有过一段深厚感人的往事,却鲜为人知。 我有幸钻进了这一片缥缈而神秘的天地,进而探索且发掘这个深邃丰富的宝藏,颇有斩获。 三十年来,锲而不舍,可以说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国内国外寻找资料,每有发现则喜不自胜! 因我的发现不仅弥补了海明威研究的若干空白,甚至发觉海明威家族与中国原来还有着一段极其温馨而且浓醇的情缘,最为感人。
海明威曾于民国30年春访华
我之追踪海明威,缘起于民国65年(按:1976年)。 当时我服务于国防部。 那年,我考取了淡江大学西洋文学及语文研究所,但因国防部不准文科进修,不得已乃利用公余之暇,偷偷进修,迄我毕业,国防部仍不承认我的硕士学位。 当时,美国台北新闻处举办美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系列研讨会,业师陈元音教授主讲海明威,我被指定说海明威的记者生涯。 于是遍寻海氏传记及论述文章,得知海明威曾于民国30年春(招按:1941),适值我国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偕其新婚夫人来华访问,探究中国之艰苦抗战与新四军事件的真相,以及探讨美国如何避免与日本一战的可能性。
我遂即乘车上国民党的阳明书屋,翻寻当年的报纸,赫然发现海明威夫妇的访华行程,并且在一篇访问报导中提及孔祥熙(时任行政院副院长)于二十世纪初曾是海明威家中的座上客。 一时欣喜倍增,立即购得孟天桢所著《从政前之孔庸之先生》一书,书中又见韩明卫(Willoughby Hemingway)之名,经查他即是小说家海明威的二叔,系于1903年来华传扬福音,悬壶行医。 当时的喜悦实非文字所能形容。 于是透过山西国大代表郭荣生先生探询孟氏其人,得悉孟先生已作古,但其遗孀就住在寒舍邻近的巷弄中,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即往拜访,孟老太太和蔼慈祥,亲切近人。 从此,两家过从日益亲近,并告知许多未经人知晓的故事。
海明威二叔韩明卫一家,与中国也有深厚渊源
孟天桢早岁曾就读孔祥熙在美国欧柏林大学资助下所创办的铭贤学校。 欧柏林大学早于1882年成立中国传道会,即派人来华,经实地调查之后,选定山西省太谷县为基地。 经之营之,颇有规模。 孔祥熙少年时因病求医而结缘。 1900年义和团之乱时,太谷有六名美籍传教士及多名中国信徒遭到杀害。 孔祥熙由南通教会学校兼程返乡,设法营救美籍传教士;虽未能成功,但其勇气与侠行传为美谈,因而被保送美国欧柏林大学深造,获得耶鲁大学硕士学位后,毅然接受欧柏林大学的征召,回中国创办铭贤学校(Shansi-Oberlin-Memorial-School),用以铭记殉难先贤的事功。 孟老太太一一告知在台的铭贤学生,我便一一拜谒,他们大都惊叹未悉韩明卫大夫的家世,以及他的姪子竟是举世闻名的大文豪。
我曾拜见一位王老先生,他也是铭贤学生,来台后服务于中央印刷厂。 他曾出示一副眼镜,称那是当年韩大夫资助的。 还有许多人也都接受过韩大夫的资助,而完成大学教育。 孟老太太又告知,时任荣民总医院检验主任的赵彬宇医师熟识韩大夫,其母又是韩师母的闺友。 遂径往中心诊所(赵大夫已调任中心诊所副院长)拜访。 据称他于四十年代留学美国时,曾往访韩师母于华府。 并告以韩师母长女韩爱德(韩大夫入乡随俗,为他的三个女儿取了中国名字)的地址。 韩爱德回函称对太谷之事,其二妹韩义德(Isabel Hemingway)知之最详,并告以海明威小弟莱斯特(Lecester Hemingway)在佛罗里达州的地址。 于是分函探询,分别获得意外的收获。 1978年12月,莱斯特来函,说明其兄来华采访的诸多事宜。 (
因为莱斯特也是一位小说家和传记作家。 于是我便协调有关单位,拟函邀他来台访问事宜。 他亦回函表示欣然接受,可惜他糖尿病日剧,虽经截肢,仍终告不治,殁于1978年之9月。
韩义德女士亦来函,文情凝重,极为感人。 「我出生在中国,曾将三十年的岁月奉献给中国的土地与人民。稍后,又在印度服务三十年。如今年已古稀,始才回到美国,开始认识自己的国家。」随后,我们常常通信,她提供了许多鲜为人知而且极具价值的资料。
抗战中期多位政要,均对海明威豪情印象深刻
因为陆续的发现,更增添我探索海明威与中国情缘的信心。 遂又发动另一波搜集计画,即对抗战中期位居要津的政要人士,函询其对海明威访华时的印象。 如当时的教育部长陈立夫先生、成都中央军校政治部主任萧赞育和邓文仪将军、兵工署长俞大维将军、第七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将军、宣传部机要秘书魏景蒙先生、AP驻香港特派员慕沙先生(Spencer Moorsa)、中央社记者陈纪滢委员,以及黄季陆先生与蒋纬国将军等。 并前往北投拜谒余汉谋将军,又访问李卓元将军及张皓东将军,探询海明威访问第七战区的概况。 继而次第译介海明威访华报导专文七篇及其夫人报导专文五篇。 深感他们对我抗战的坚苦卓绝,愈战愈勇的精神,颂赞不已。 又对中=共的欺世伎俩,直言不讳。 故其古道侠肠的豪情,予人印象最为深刻。
当时,我服务于国防部史政编译局,适有哈佛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候选人柯伟林(William Kirby)来台搜集其博士论文资料。 我受命全力协助,我们一见如故,相见恨晚。 他着意搜集抗战前德国顾问团在华的事功,后来他的论文专著《德国与中华民国》(Germany and Republic of China)成为此项研究的权威论述。 我俩曾多次交换研究心得,凑巧他的夫人即毕业于欧柏林大学历史系。 根据她的资料,我致函该校历史系主任卡尔逊教授(Ellsworth C. Carlson),继而结识该校图书馆馆长,因而获得有关欧柏林大学与中国关系极为稀珍的资料。 同时,柯伟林还建议我应亲往哈佛大学一行。 我便致函哈佛大学费正清远东研究中心,表达意愿前往哈佛大学进行研究,欣获远东研究中心慨允并聘为该中心研究员。 于是在1986年夏便启程我的第二次美国之旅。
会晤海明威研究专家雷诺博士
我的第一次旅美是在1960年,前往美国德州布里斯堡(Fort Bliss)陆军防空学校,接受胜利女神力士型防空飞弹的训练,凡六个月。 这一次行程,虽无经过审慎的策划与准备,但腰缠空如,诚惶诚恐,计画在哈佛大学停留一个月,经由杨恩上校(Col. Mason J. Young Jr.)好心安排,宿于学生宿舍。 杨恩上校曾在华担任第二军团代理首席顾问,我陪同他工作,相处融洽,合作愉快。 四十多年来,我们始终保持融洽的友谊,后来他曾多次访问台湾探望故旧好友,其幼子杨苏棣(Stephen M. Young)曾任美国在台协会副处长,美国驻吉尔吉斯大使,现任美国在台协会处长。 我在哈佛大学,每天钻进图书馆,翻阅百年前的资料。 他们对资料的整理,井然有序,而且服务态度和蔼亲切,予人印象深刻。 其间,我曾多次前往甘迺迪图书馆海明威资料馆,搜寻丰富的宝藏资料,并协助整理有关中国的资料。 也因而会晤知名的海明威研究专家雷诺博士(Dr. Michael Reynolds)。
第二站是纽约,诗人彭邦桢偕夫人来接,并称:「大媒人来也,不胜欢迎之至!」因为民国62年,第二届世界诗人大会在台北召开,中国诗人代表团副团长彭邦桢先生与美国诗人梅茵女士(Dr. Marion Darrell)二人一见钟情,鱼雁传情,不绝于途。 可是他们一个不识中文,一个不精英文,于是他们的往返信与诗,悉由我代笔翻译,促成了这一段传为美谈的中美姻缘。
访海明威出生地橡园镇,收获良多
在纽约停留三天后,飞往俄亥俄州克里夫兰城,卡尔逊教授夫妇来接,安置在学生宿舍。 随即开始探索欧柏林大学与中国的历史渊源及有关文物。 一周后,又飞芝加哥,转往海明威的出生地橡园镇(Oak Park)。 因为事先曾致函该镇公理教会(First Congregational Church),希望能协助解决住宿问题,以减少开支。 说来真是幸运,有一位教友愿意提供住处。 安顿后,随即前往该教堂与镇上创设的海明威纪念馆,广泛搜集资料。 那是我初次到橡园镇,嗣后多年我曾多次前往橡园镇继续搜集资料,收获极为丰硕。 旋于九月初,飞往香港,追踪海明威在香港的履痕。 并且安排年逾八十的老母亲自大陆来香港,喜见隔离了四十多年的老母亲。 我跪在她老人家膝前两个多钟头,细诉日夜孺慕的苦恸。 真的,1986年美国之行,收获特丰,而且是一趟使我终生难忘之旅。
总之,这一趟美国之行,不仅获得前所未闻的宝贵资料,也赢得更为珍贵的友谊。 后来,柯伟林博士出任费正清远东研究中心主任,来往台湾海峡两岸,极为频繁,允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镇,嗣任哈佛大学历史系主任,现为文学院院长。 橡园镇鲁诗韵女士(Ms Ruth Luthringer,我的房东)也曾来台在东吴大学执教一年。 而我也曾于1989年海明威九十冥诞时,受邀前往橡园镇主讲〈海明威与中国〉,赢得热烈的回响。 记得有一位听众问:「你怎么知道这么多?」我回答:「甚多资料都是从隔壁的教堂找到的。」1993年,海明威研讨年会在桂林召开,我受邀主讲〈1941年以前海明威对中国的认识〉,引发听众莫大的兴趣,反应非常热烈。 嗣后又在《联合报》及《中央日报》副刊撰写〈海明威在重庆〉、〈海明威看中国抗战〉等多篇。 1999年,海明威百年冥诞,复应《联合报》副刊之邀,撰述〈海明威的中国情缘十问〉,用以彰显海明威对中国深厚诚摰的情义。 而我的硕士论文《海明威的中国经验及其回响》,也成为海明威研究权威雷诺博士论及海明威与中国关系的主要资料来源。
诚然,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小问题,如果能够引发好奇心,继续追踪,凭着一股「打破砂锅问到底」、锲而不舍的执着精神,穷追不舍,也许真的会在「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同时,有新的发现,而且也可能是一项「未曾为外人道」的惊人奇闻呢。 这也正是我之追踪海明威的一点心得。 说真的,关于海明威,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去追溯,去探寻,我知道,我一定还会继续追踪下去的!
联合新闻网【链接已失效】
udn.com/2007/1/25/NEWS/READING/X5/3701812.shtml
udn.com/2007/1/26/NEWS/READING/X5/3703377.shtml
udn.com/2007/1/27/NEWS/READING/X5/3704794.shtml
太史公的文化視域–竹風的家 htycy http://www.wretch.cc/blog/htycy/6220335
★作者宋颖豪
宋颖豪(本名宋广仁)1930年生,河南襄城人。曾服军旅达三十五年,文学硕士;早于四十年代后期即以念汝、白圭、襄人、殷嗣等笔名发表诗作。于五十年代中期转注于英美诗的译介,卓有优绩。
著有《麦帅传》、海明威研究及中国现代史论文多篇。译有《诗经验谈》、《美国诗选》、《水晶诗选》、艾略特的《诗选》及《荒原》等。现任《诗象》诗社社长及中国文协翻译委员会主任委员。
baike.baidu.com/view/1035388.htm
12月6, 2005 at 5:13 pm
诗路网站 dcc.ndhu.edu.tw/poemroad/sung-yingh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