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中县级公共图书馆:祁县图书馆向公众免费借阅开放

祁县图书馆

在县城上学时,都不曾知还有祁县图书馆,后来才留意到有个这东西。但从未进去看过,感觉高墙大院,不是我辈凡夫俗子所能进去看的,觉得想要看里面的书,得有点门路。前几年曾听Mou.讲,他在里面还办了张借书证看书。

正好路过,一时兴起进去看看。进门后一窗户上写着,花9元(?)就能办借书证。先进入一个所谓电子阅览室的地方,电脑倒是不少,有如个网吧,但只有两个大概工作人员,其它电脑全部关机黑屏。然后出来再经大厅到了个看似放书的地方,中有一人,问了下,言可以进入观看。

眊了下,这可真是有辱祁县图书馆的大名!因为我过去就听过祁县图书馆藏书颇丰,甚至有很多珍贵古籍善本。但向公众开放的图书就几个书架而已,书的数量也就差不多一个过去常见的租书摊。值得一看的书虽有,但并不多。而且,号称祁县图书馆,竟然不放些关于祁县的书籍,匪夷所思,本来我就想,能否找到些述说祁县历史文化方言的资料,但根本没有。不过比起不少连图书馆都没的村,聊胜于无。

慨叹现在祁县大肆建设,但对这种精神文化层面上的东西就不注重。原因吗,也不用多想,搞建设,投资几个亿,稍微捞一下,油水就一摊。但投资图书馆能有什么油水?老百姓文化高不高与领导能有什么关系?老百姓有没有精神文化需要及能不能满足与领导有什么关系?就比如修缮图书馆,统共投资100万(30万差不多能买1万多本书),谁敢怎么样贪,本来就不多,再贪也贪不了多少。但投资大工程就不一样了,1亿元的工程,捞个1%就100万。

所以很简单一个道理:领导好搞大建设大规划,不是好大喜功,是好捞油水。

听管理员讲,原来现在祁县图书馆办借书证已经免费了,只需拿身份证和一寸相即可。不过估计免费也不时长,要不窗口上的介绍也不会还在。而那些所谓的藏书,不是我们小民想看就能看的,是需要有关领导们批准的。

网络时代,纸质书是越来越没落,看书的人也越来越少!但正如收音机仍有市场,还是有人钟爱读纸质书的。

2012-06-26 17.45.37

2012-06-26 17.45.21

2012-06-26 17.47.38

祁县图书馆资料介绍

祁县图书馆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新建北路 0354-5243495

丹枫阁唐诗选三卷 (清)戴廷栻编选 清初抄本 祁县图书馆

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山西省祁县图书馆
祁县图书馆是山西省县级公共图书馆中古籍藏量最丰富的图书馆之一。该馆收藏古籍5.4万册,其中善本古籍1380种,1.8万册。《昌黎先生集考异》、《高素斋文集》、《名山藏》等为其特色馆藏。现有专用古籍书库1个,面积180平方米。设古籍部,工作人员3人,负责馆藏古籍的典藏、编目、阅览、修复等工作。
国家图书馆|中国古籍保护网

祁县藏书
2009-08-24 16:39:47    华夏经纬网
       祁县图书馆截至1993年底,县图书馆总藏书量为11.47万册,分古籍、城市、农村、资料等4个书库,均依照《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著录建卡。其中:普通图书5.34万册、古籍线装书5.03万册、期刊报纸的合订本、少儿读物等1.10万册。古籍类中有善本952种,计1.87万册。300年以上者342种;选送《全国善本书目》的220种,4000余册;入《全省善本书目》的380种,6774册。有孤本50余种,最早的版本为南宋绍定二年(1229)刻本《昌黎先生集考异》,共6册,为海内外孤本。国家图书分类的经部、史部、丛书等书目已陆续出版。
    馆藏古籍中有许多大部头的学术资料,如概括古籍类别千册以上的《四部备要》,万卷之多的《古今图书集成》,大型史籍《二十四史》的多种版本,以及其他珍贵类书、丛书等。1992年为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需索丛书提供《剑策》、《心镜篇》等25种孤本、珍本,馆藏54种520册珍稀善本,缩微复制为阅读胶卷。编有善本书目可资查阅。
    祁县中学图书馆祁县中学图书馆藏书亦列全省同类图书馆之首,藏书5万余册中,古籍类1.6万册,含善本2041册。另祁县文物管理所、博物馆等单位都陆续从各地收集了不少古籍。至于散佚于民间的未被发现者, 当今仍有一定数量。分藏于各学校、工厂、农村、机关之文学类、科技类、政治类等书籍总数40万册以上,是本县的一大文化财富。

祁县图书馆趣闻轶事

山西祁县图书馆发现宋版《昌黎先生集考异》 祁县图书馆善本组
山西祁县图书馆从1978年10月起开展了古籍版本鉴定和善本编目工作。在馆藏四万余册古书中,发现了一部很珍贵的宋版《昌黎先生集考异》。这是宋代朱熹的晚年著作,朱熹生前没有付梓,而是在朱熹死后由其学生张洽在池州(今安徽贵池)校刻成的。

55年前古书登记册露面祁县

  2009年07月17日 18:21:07 来源:山西日报
近日,笔者在祁县发现一本《祁县人民文化馆收藏古书登记册》。上面记载的捐书人分别为渠仁甫、乔贞士、何晓楼等,都是祁商大贾乔、渠、何之后。它的发现为研究祁商藏书、捐书的规模和状况,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这册《祁县人民文化馆收藏古书登记册》长24.73厘米,宽15.2厘米,共162页,封面上首写有祁县人民文化馆,中间是收藏古书登记册,落款为”一九五五年十二月抄录”字样。每页分书名、套数、册数、卷数、纸别、版别。著作人、捐献人、备考等栏目。而据考证,这册新发现的登记册是祁县图书馆藏书,全册172页,每页登记书名11本之多。

祁商历代文士学者嗜书成癖,广搜博采,经史子集无所不备,藏书之丰,虽学宫书院亦无与伦比。明末清初戴氏丹枫阁,清中叶颉氏松鹤楼、乔氏黄叶楼,晚清何氏对蒙轩、乔氏昆仲之有融斋、息影园均为藏书万卷之所。近代巨绅渠本翘、渠晋山叔侄以其家珍藏古籍捐充祁县中学堂及竞新学校,曾名噪一时。上世纪50年代政府号召”献宝”,这些先贤响应号召,慷慨捐赠所藏书籍。如今,有相当一部分已成为祁县图书馆的珍贵馆藏。目前,祁县图书馆共有古籍线装书5.4万册,其中善本书1380种共1.8万册;孤本50余种,最早的版本为南宋绍定二年(公元1229年)刻《昌黎先生集考异》,为海内外孤本;馆藏古籍中还有许多大部头的丛书,如《四部备要》《古今图书集成》《二十四史》等;明代的精抄本、精刻本也为数不少。1992年,祁县图书馆为国务院古籍出版规划小组提供了《剑策》《心境篇》等25种孤本珍本。现馆藏54种520册珍稀善本,基本上是祁商巨贾当时所献图书。柳寅春 柳崇正

《读书一得》 出资三千元从祁县图书馆复制(图)

2009年11月16日 15:36 来源: 北京日报
《读书一得》,黄训著,嘉靖壬戌(嘉靖41年,1562)年原刻本。祁县图书馆藏。
  黄训字学古,黄潭乃其自号。安徽歙县人。新都当系其原籍。嘉靖进士,官至副都御史。著有《名臣经济录》、《黄潭文集》。《读书一得》有黄训同年汪尚宁引言,指出此书乃任江西上饶丞的黄训之弟心斋捐资梓成,刻印精良。从书末黄训门人汪鲸跋文可知,黄训虽忙于公牍,却“手不释卷”,“博极群书”,纵论古今,“门人闻而录之,集成四卷,共一百四十八条”,可知此书乃谈史录也。观其史论,每有新见,如明人丘辈论南宋时事,每拾朱熹余唾,肯定秦桧,贬斥岳飞。黄训则坚持正论,痛斥秦桧,为岳飞鸣冤,与前贤文征明同调。又盛赞郑思肖(《心史》著者,此书天启年间始于苏州承天寺井中铁函内重见天日)的故国情怀,民族气节,痛斥赵孟頫的媚颜事敌,丧失气节。乾隆修四库全书时,所据《读书一得》乃两淮马裕所藏书商翻印本,擅将嘉靖甲申大同兵变事揽入,作提要者据此指谪黄训“为例不纯”,实风马牛也。此书罕见,仅知国家图书馆藏有四册,后编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鉴于此书对研究明代史学有重要参考价值,且保存完好,故笔者出资三千元从祁县图书馆复制,携归焉。

图书馆免费开放背景知识

免费开放的同时更要建设好“三馆”

鲫鱼湖 于 2012/6/27 8:58:46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原创评论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文化部25日表示,今年年底之前,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将全部实现向公众免费开放,中央已将“三馆一站”免费开放经费列入制度性预算当中。(见2012-6-26中国广播网)
 
看到这条消息,我并不是很高兴。为啥?因为再怎么免费,如果馆没有,或者馆内没有什么东西,那又有多大的意思呢?
 
之所以冒出如此的想法来,是因为我的所见所闻。其它的不说,就说公共图书馆吧。离我所住的地方相距十多分钟的路程有座区级图书馆。可是图书馆内真正作为图书馆功能的仅占整个图书馆面积的一半都不到,其它都被挪作他用了。就是那仍作图书馆使用的那部分,也仅是向阅览者提供一些报刊和图书,而图书基本上是些陈旧的书,新书少得可怜。像这样的图书馆免费开放,给公众没有多大的实惠,也缺乏对公众的吸引。
 
实事求是而言,全国公共图书馆的现状并不乐观。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披露,截至2009年底,全国只有公共图书馆2833个,相当于约50万人才能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还有3368个县没有图书馆,有600家图书馆常年不买新书,西部地区每步行30公里至100公里才能找到一个图书馆。而国际图联规定,在城市主要居民区,步行3至4公里就应有一个较大的图书馆,每5万人应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又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全国公共图书馆图书购置费为88685万元,按13亿人口计算,人均年增加藏书仅为0.018册。广大农村的公共图书馆状况更糟糕。据《2005年度中国公共服务公众评测指数报告》显示,公共图书馆在农村的普及率仅为5.9%,90.3%的农村居民表示当地没有任何可供借阅图书或是音像资料的公共图书馆。截至2002年,全国2225个县图书馆无馆舍,约有300个馆全年购书经费为零,年购书不到500册的图书馆,全国约有600个。面临如此现状的图书馆,免费开放,老实说,对公众,尤其是广大农民,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
 
至于美术馆和文化馆(站),与公共图书馆相比,情况可能更不如人意。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说:“中国的美术馆离世界实在还很远,说不好听点,是越来越远。”(引自2012-04-19中国网《王璜生谈国内美术馆现状:太多数实在有点烂》)我所在的城市就只有一座公办的美术馆。中小城市和县城就没有什么美术馆了。乡镇更不用说。文化馆(站)呢,不少地方倒是有,可是其中一些文化馆(站)连生存都困难,它们能向公众开放什么?何况一些农村乡镇根本没有文化站。
 
我不是说不该免费开放,而是说在免费开放的同时政府要加大投资,切实建设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站),让这“三馆”名副其实,能够吸引公众,给公众以文化艺术的知识与享受。若不然,则免费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尤其是在互联网等新型媒体蓬勃发展的当今。

 

据悉,2011年,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有2115座陆续向社会免费开放。截至2011年底,全国2952个公共图书馆、3285个文化馆、3413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了无障碍、无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此外,推进科技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免费开放工作也在进行中。2012年06月26日10:49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张黎姣

作者: 辛德林记

QQ 105438493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